[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制备掺杂氧化银的氧化锰纳米线网络的方法及其在催化分解甲醛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0842.1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3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曦;方慧;厉道远;黄博妍;周诗承;田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68 | 分类号: | B01J23/68;B01J35/10;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静电 纺丝 制备 掺杂 氧化银 氧化锰 纳米 网络 方法 及其 催化 分解 甲醛 中的 | ||
1.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制备掺杂氧化银的氧化锰纳米线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Mn(CH3COO)2溶液加入室温状态的PVA溶液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得到均一透明粘稠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
步骤二:采用静电纺丝装置,利用步骤一配置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通过注射泵推动注射器活塞,进行静电纺丝;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纺成样品先置于高温空气中进行高温煅烧,再采用KMnO4溶液浸泡法浸泡所得的纳米线网络,所述高温煅烧过程是将样品以2℃/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800℃,随后在此高温下保温3~3.5 h,最后自然冷却;所述KMnO4溶液浸泡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将KMnO4溶液与高温煅烧后的纳米线网络一同置入水热反应釜中,体系以2℃/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150~200 ℃,随后在此高温下保温5~5.5 h,使其充分反应,最后自然冷却;
步骤四:将银纳米线分散液滴在步骤三所得的纳米线网络上,随后进行烘干,利用氧等离子体处理滴加银纳米线后的样品,进而实现氧化银纳米线的掺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制备掺杂氧化银的氧化锰纳米线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n(CH3COO)2溶液的浓度为0.25~0.3 g/mL,PVA溶液的浓度为0.1~0.15 g/mL,Mn(CH3COO)2溶液和PVA溶液的体积比为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制备掺杂氧化银的氧化锰纳米线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时间为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制备掺杂氧化银的氧化锰纳米线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过程中,选用1 mL 注射器作为纺丝液容器,纺丝液流量为0.25~0.30 mL/h,纺丝电压为18~20 kV,纺丝头与收集板之间的间距为15 ~20 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制备掺杂氧化银的氧化锰纳米线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纳米线分散液的浓度为2 mg/mL,用量为15 µ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制备掺杂氧化银的氧化锰纳米线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温度为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制备掺杂氧化银的氧化锰纳米线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90 s。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制备的掺杂氧化银的氧化锰纳米线网络在催化分解甲醛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08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