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近红外反射光谱的绿泥石矿物种类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1712.1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徐友宁;周宁超;陈华清;柯海玲;叶美芳;董会;刘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563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反射 光谱 石矿 物种 鉴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近红外反射光谱的绿泥石矿物种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近红外反射光谱的绿泥石矿物种类鉴定方法通过无损表面测量获取野外绿泥石矿物的近红外反射光谱;近红外反射光谱测量环节中光谱仪探头直接接触样品表面进行数据测量并将数据输入连接的数据处理终端,采用自适应滤波器进行光谱数据的平滑去噪处理,采用高斯-洛伦兹函数拟合进行特征吸收峰位置的确定;近红外反射光谱数据在数据处理终端中进行光谱曲线平滑数据预处理,经过光谱数据平滑环节的曲线进行特征吸收峰的分峰拟合与定位;依据特征吸收峰位置与绿泥石铁含量的线性统计关系,按照特征吸收峰位置快速鉴定绿泥石矿物的亚种类别;
所述基于近红外反射光谱的绿泥石矿物种类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采集含绿泥石矿物的岩石样品表面清洁处理,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反射光谱测量仪,对未经制样的绿泥石样品表面进行光谱测量;
第二步,光谱测量后基于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方法进行光谱数据平滑处理;
第三步,使用Lorentzian-Gaussian分峰拟合方法拟合寻峰,拟合得到的曲线与实测曲线相关系数r2≥0.95,绿泥石有两个特征吸收峰;
第四步,根据特征峰的位置区分绿泥石富铁和富镁亚种;
所述第一步中采用人工光源,将光谱仪探头接触未经制样的绿泥石样品表面进行光谱测量;
所述第二步中基于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方法进行光谱数据平滑处理,平滑窗口选择10~50;
所述第四步中富镁富铁绿泥石是利用电子探针测试富镁—富铁系列样品的Fe-Mg含量,计算Fe/Fe+Mg值,依据矿物学区分铁-镁绿泥石的方法,即Fe/Fe+Mg0.75为富铁亚种、0.25Fe/Fe+Mg0.75为中间亚种、fe+mg0.25为富镁亚种;
进一步包括:
(1)以2253nm附近的特征吸收峰位置进行分类:当特征吸收峰位置小于2248.45nm时,为富镁贫铁绿泥石、当特征吸收峰位置介于2248.45nm和2259.63nm之间时,为中间绿泥石、当特征吸收峰位置大于2259.63nm时,为富铁贫镁绿泥石;
(2)以2345nm附近的特征吸收峰位置进行分类:当特征吸收峰位置小于2333.72nm时,为富镁贫铁绿泥石、当特征吸收峰位置介于2333.72nm和2357.38nm之间时,为中间绿泥石、当特征吸收峰位置大于2357.38nm时,为富铁贫镁绿泥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反射光谱的绿泥石矿物种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绿泥石有两个特征吸收峰,分别位于2253nm和2345nm附近。
3.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基于近红外反射光谱的绿泥石矿物种类鉴定方法的绿泥石矿物种类鉴定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17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