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1884.0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0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胡乐利;胡东海;王晶;蔡英凤;陈龙;田波;李思李;沈华平;杨桃;陈雪荣;衣丰艳;周稼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10;H04L67/52;H04W4/80;H04W4/90;G01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增强 现实 技术 特种 混合 动力 车辆 服务 平台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及控制方法,包括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短距离通信、特种混合动力车、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基站、卫星、有线通信、地震监控服务器、建筑信息服务器、地震监控工作站。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获取地震现场建筑损坏和伤员信息,并将信息反馈给地震监控工作站。地震监控工作站根据地震现场情况,规划搜救路线,并将信息发送到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救援人员佩戴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进入现场救援。本发明用于地震救援,能够避免救援人员的不必要伤亡,及时找到受灾人员所在位置,实现快速有效救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救援和搜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的发生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对国家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性影响。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的有效搜救时间越短,伤者的生还可能性越大。此外,由于地震区域的房屋随时有倒塌的可能,有效的掌握搜救现场的建筑损坏情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因此,一种有效的智能特种混合动力车辆及救援服务平台对于地震搜救而言极其重要。
公布号为CN 104581641 A的发明专利《基于手机的地震救援网络系统》,提供了基于手机的地震救援网络系统,用于解决震后盲目救援和救援效率低的问题。当地震发生时,手机用户终端的最新位置被收集并统一调配给救援人员用于实施搜救。该系统有助于受灾人员明确所处的状况,发布救援信息。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在于:特大地震后,手机通讯容易被破坏,系统难以将用户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当受灾人员昏迷时,只能确定伤者的位置,房内建筑倒塌等信息难以反馈给监控中心,为救援人员的搜救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公布号为CN 206977599 U的发明专利《基于光学成像系统的地震救援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学成像系统的地震救援系统。在地震发生前后记录室内发生的状况,当房屋倒塌后,提取云服务器的信息确认房屋内是否有人被掩埋。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在于:光学成像系统不可能被每户家庭所使用,实际的使用率非常小;光学成像系统存在监控死角,不能有效的监控用户住宅的每个角落;需常年开机,能源消耗量大,维护费用较多,对于用户而言经济负担较大;光学成像系统容易被入侵,使得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因此,如何在震后准确的判断伤者所处的房屋建筑倒塌情况和伤者位置成为较为迫切的研究话题。设计一套用于地震救援用的高效、精确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辅助装置及服务平台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主要由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短距离通信、特种混合动力车、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第一基站、卫星、第二基站、有线通信、地震监控服务器、建筑信息服务器、地震监控工作站组成。
所述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的架构关系为: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通过短距离通信和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相连接;救援人员穿戴的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通过短距离通信和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相连接;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安装在特种混合动力车上,并通过无线通信和地震发生地区附近的基站相连接;地震发生地区附近的第一基站通过无线通信和卫星相连接;卫星通过无线通信和救援中心附近的第二基站相连接;救援中心附近的第二基站通过有线通信和地震监控服务器相连接;地震监控服务器通过有线通信和地震监控工作站相连接;地震监控工作站通过有线通信和建筑信息服务器相连接;地震监控服务器、建筑信息服务器、地震监控工作站设置在救援中心内。
所述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包括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外壳、电路板、GPS、陀螺仪、信息收发模块、信息存储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1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