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1884.0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0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胡乐利;胡东海;王晶;蔡英凤;陈龙;田波;李思李;沈华平;杨桃;陈雪荣;衣丰艳;周稼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10;H04L67/52;H04W4/80;H04W4/90;G01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增强 现实 技术 特种 混合 动力 车辆 服务 平台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1)、特种混合动力车(3)、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5)、第一基站(6)、卫星(7)、第二基站(8)、地震监控服务器(10)、建筑信息服务器(11)、地震监控工作站(12);
所述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1)通过短距离通信(2)和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相连接;救援人员穿戴的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5)通过短距离通信(2)和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相连接;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通过无线通信和地震发生地区附近的第一基站(6)相连接;地震发生地区附近的第一基站(6)通过无线通信和卫星(7)相连接;卫星(7)通过无线通信和救援中心附近的第二基站(8)相连接;救援中心附近的第二基站(8)通过有线通信(9)和地震监控服务器(10)相连接;地震监控服务器(10)通过有线通信(9)和地震监控工作站(12)相连接;地震监控工作站(12)通过有线通信(9)和建筑信息服务器(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1),包括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外壳(19)、电路板(18)、GPS(13)、陀螺仪(14)、信息收发模块(15)、信息存储模块(16)、图像采集模块(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1)中:所述电路板(18)安装在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外壳(19)内;GPS(13)、陀螺仪(14)、信息收发模块(15)、信息存储模块(16)、图像采集模块(17)集成安装在电路(19)上,由电路板上的线路进行信息传输;信息收发模块(15)通过短距离通信(2)和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5),包括GPS(20)、陀螺仪(21)、信息收发模块(22)、显示模块(23)、电路板(24)、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外壳(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5)中,所述电路板(24)安装在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外壳(25)内;GPS(20)、陀螺仪(21)、信息收发模块(22)、显示模块(23)集成安装在电路板(24)上,由电路板上的线路进行信息传输;信息收发模块(22)通过短距离通信(2)和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安装在特种混合动力车(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监控服务器、建筑信息服务器、地震监控工作站设置在救援中心内。
8.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种混合动力车辆服务平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地震发生后,救援部门得知地震发生的地点,立即安排特种混合动力车(3)在第一时间前往地震地点,进行地震救援;
步骤二:特种混合动力车(3)放出行走机器人进入地震现场,利用行走机器人智能探查模块(1)中的GPS(13)采集位置、速度信息;陀螺仪(14)采集三坐标下角速度来判断行走机器人方向;图像采集模块(17)通过行走机器人携带有摄像机,进行地震现场的图像采集;信息存储模块(16)进行信息的存储;信息收发模块(15)通过短距离通信(2)和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相连接并传输信息;
步骤三: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将信息传送给地震现场附近的第一基站(6);第一基站(6)通过卫星、救援中心附近的第二基站(8)、地震监控服务器(10)传送给位于救援中心内的地震监控工作站(12);
步骤四:地震监控工作站(12)结合建筑信息服务器传输的地震建筑物结构和行走机器人传回的现场地震情况,进行模拟仿真,规划紧急救援路线;为防止因为粉尘弥漫、房屋倒塌砸伤救援人员,云平台使用云计算模拟房屋损坏情况;
步骤五:地震监控工作站(12)将紧急救援路线及房屋损坏模拟数据通过地震监控服务器(10)、救援中心附近的第二基站(8)、卫星、地震现场附近的第一基站(6)传送给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
步骤六:特种混合动力车服务器(4)将紧急救援路线和房屋损坏模拟数据通过短距离通信(2)发送到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的信息收发模块(22),并通过显示模块(23)使救援人员获取信息;
步骤七:救援人员佩戴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进入现场救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18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