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绝缘包和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1605.0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0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月;朱燕;邓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绝缘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绝缘包及电池。电池绝缘包用于设在电池极芯的外部。电池绝缘包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电解液流入的第一开口,电池绝缘包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用于将电解液从第一开口导流至电池绝缘包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从设有电池绝缘包的电池极芯的第一开口处注入电解液时,一部分电解液从第一开口处流入电池绝缘包内,另一部分电解液通过导流槽导流至电池绝缘包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从而使另一端处的电池极芯也能够迅速得到浸润,提高浸润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绝缘包和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应用于汽车、储能装置、电子设备等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受人关注。为了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或提高电池系统的成组率,各大电池厂家纷纷加大单个电池的体积,或提高电池在某一方向上的尺寸。电池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工序为电池注液,即将电解液注入单体电池内部,使电解液充分浸润电池极芯。出于工艺本身的限制以及对电池密封的考虑,电池注液孔无法开设的过大或过多,这样就可能导致电解液无法快速注入电池内部浸润电池极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绝缘包,该电池绝缘包能够提高电池极芯的浸润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绝缘包,用于设在电池极芯的外部,所述电池绝缘包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电解液流入的第一开口,并且所述电池绝缘包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用于将电解液从所述第一开口导流至所述电池绝缘包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电池绝缘包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导流槽设置于所述电池绝缘包的外侧壁,且从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
可选地,所述电池绝缘包的侧壁上贯通地开设有多个透液孔。
可选地,所述透液孔开设于所述导流槽上。
可选地,所述导流槽的横截面为W型。
可选地,所述电池绝缘包的横截面呈方形,且所述电池绝缘包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宽侧壁与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连接在所述一对宽侧壁的一侧边缘之间,所述底壁连接在所述一对宽侧壁的另一侧边缘之间,且所述电池绝缘包的同时垂直于所述一对宽侧壁、底壁和顶壁的横截面呈方形。
可选地,记所述电池绝缘包的长为L、宽为D、高为H,且L>H>D,其中L为400~2500mm。
可选地,L/H=4~21,L/D=23~208。
可选地,所述导流槽开设于所述宽侧壁上,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所述电池绝缘包的高度尺寸的一半。
可选地,所述导流槽设置于所述宽侧壁上且包括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与所述顶壁相邻,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底壁相邻。
可选地,每个所述宽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液孔,且多个所述透液孔沿所述电池绝缘包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每个所述宽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液孔,所述透液孔包括第一透液孔组和第二透液孔组,所述第一透液孔组和第二透液孔组分别沿所述电池绝缘包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透液孔组与所述顶壁相邻,所述第二透液孔组与所述底壁相邻。
可选地,每个所述宽侧壁与所述底壁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折痕,每个所述宽侧壁与所述顶壁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折痕。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折痕和所述第二折痕中的至少一处贯通地开设有多个透液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外壳、电池极芯和上述的电池绝缘包,所述电池绝缘包套设在所述电池极芯的外部,所述电池极芯和所述电池绝缘包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容腔内,所述外壳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注液孔设置于所述外壳长度方向的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1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