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厚度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7452.2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8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沈润;王海峰;袁蕴超;冯翌;祝传贺;王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21/08 |
代理公司: | 11522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爱钧;梁永芳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承载装置 位置传感器 定位固定 固定作用 厚度信息 下压装置 压紧装置 检测 厚度检测系统 燃料电池极板 燃料电池 下压 压紧 承载 检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厚度检测系统,其包括:承载装置(1),能够承载燃料电池的极板(2)于其上,下压装置(3),能够下压所述极板(2)于所述承载装置(1)上;所述承载装置(1)还能够对所述极板(2)进行定位和固定作用;和/或,还包括压紧装置(4),所述压紧装置(4)能够将所述下压装置(3)压紧在所述极板(2)上、以对所述极板(2)形成定位和固定作用;还包括位置传感器(5),其能够检测得出被定位固定完成后的所述极板(2)的厚度信息或位置信息。通过本发明能够对极板形成有效的定位固定作用,通过位置传感器对极板的厚度信息进行检查,精确地检测出极板的厚度或位置,检测过程快速而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厚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能源技术,与现有的传统能量转化技术相比,燃料电池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污染物零排放、无运动部件工作安静等。燃料电池有多种类型,本发明聚焦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领域。虽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双极板是核心部件,在整个燃料电池电堆重量和成本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及常见外观,发挥的主要作用如下:①为电堆起结构支撑作用;②为参与反应的氢气、空气及冷却电堆的冷却液三种介质提供流通通道(或称为“流场”),同时又将三种介质隔离开;③导电作用,将各个单电池串联成一个整堆。
双极板流场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燃料电池各介质分配的均匀性以及生成的水的排水性能,而这两项指标对于燃料电池的性能十分重要。因此,需要从设计方面周全考虑双极板流场的结构;从加工方面严格控制双极板流场成型精度。
常见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有石墨板和金属板,本发明聚焦金属双极板。
由于燃料电池电堆会由上百片乃至几百片金属双极板和膜电极堆叠而成,金属双极板厚度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每一片双极板的少量误差,最终可能会累积在一起,形成大的偏差,给电堆的装配和性能造成负面影响。金属双极板一般通过冲压成型,生产效率高,生产线节拍快,因此,对于金属双极板厚度的检测需要满足精准和高效这两个要求;但是通常的双极板厚度检测精准度达不到要求、且检测速率低,效率低。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极板在制作完成后无法实现厚度的精确检测,同时厚度检测速率低、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快速精确地检测双极板厚度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厚度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极板在制作完成后无法实现厚度的精确检测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厚度检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厚度检测系统,其包括:
承载装置,能够承载燃料电池的极板于其上,
下压装置,能够下压所述极板于所述承载装置上;
所述承载装置还能够对所述极板进行定位和固定作用;和/或,还包括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能够将所述下压装置压紧在所述极板上、以对所述极板形成定位和固定作用;
还包括位置传感器,其能够检测得出被定位固定完成后的所述极板的厚度信息或位置信息。
优选地,
所述承载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极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匹配对接。
优选地,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销。
优选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7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声源定位的滑坡深部位移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应急驱动杆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