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包扣式锂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软包扣式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5101.8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3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叶敏华;叶嘉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栢投资有限公司;松柏(广东)电池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87;H01M50/109;H01M50/1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油塘***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包扣式 锂电池 制造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扣式锂电池的制造方法及软包扣式电池,制造方法包括:在下层铝塑膜冲压形成深槽与定位部;在上层铝塑膜冲压形成与深槽相吻合浅槽与定位配合部;将卷包电芯装入深槽中进行封装,通过定位部和定位配合部将上层铝塑膜覆盖在下层铝塑膜上,卷包电芯的两端面分别置于深槽与浅槽内;热封焊卷包电芯的正极耳胶与负极耳胶位置,以及上层铝塑膜、下层铝塑膜的三边或半圆周;之后依次进行注电解液、抽真空、化成后,热封焊未封焊的侧边;裁切、成型即得单体电池。本发明具有制造过程简单、产品质量高的优点,此外制造的扣式电池体积较小、厚度较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型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扣式锂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软包扣式锂电池。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分为化学电池和物理电池两大类,其中化学电池应用较为普遍,化学电池一般由阳极(正极)、阴极(负极)及其电解液等组成。电池的外壳为不锈钢片,并作为正极,其负极制作成不锈钢的圆形盖,正极与负极间有密封环绝缘,密封环除起绝缘作用外,还用于阻止电解液泄漏。由于其封装采用的是物理堵塞加硬壳的封装方式,封装效果并不稳定且安全性能较差。
近年来,软包装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重量轻、安全性能好、形态自定的优点,广泛的使用于移动数码类产品中。随着穿戴产品的兴起,对电池产品的小型化、多样化越加明显,同时由于对设备续航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电池产品的内部实际利用空间,进而提高能量密度。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5110288518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圆柱结构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正极片(13)和负极片(14)上分别连接正极耳(11)和负极耳(12),之后,正极片(13)、隔膜(15)、负极片(14)、隔膜(15)叠加卷绕成电芯(1),其中,正极耳(11)和负极耳(12)设置在卷绕的收尾端;分别将正极耳(11)和负极耳(12)弯折成水平状态;通过模具冲压成具有凹槽的封装膜(2),将电芯(1)放置在封装膜(2)内进行封装,之后依次进行注液、化成、成型、分容和裁切封边;裁切封边后对正极耳(11)和负极耳(12)进行整形加工处理,将正极耳(11)和负极耳(12)向同一方向弯折,使正极耳(11)和负极耳(12)与电芯(1)的轴线向平行。
再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811419113X公开了一种纽扣电池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取长条状正、负极片,将正、负极片之间设置绝缘膜并以正负极片宽度方向为中心轴卷绕形成基础电芯,并灌入电解液;再采用铝塑包装膜包覆在基础电芯外部,放入封边模具的圆形槽位进行加热封边;最后将封边后的电池放入模切模具采用模切方式切边后整形成成品电池。
现有技术中还存在难以采用软包方式制作出产品质量高、厚度较薄、体积较小的扣式锂电池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扣式锂电池的制造方法及软包扣式电池,具有制造过程简单、产品质量高的优点,此外制造的扣式电池体积较小、厚度较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扣式锂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下层铝塑膜冲压形成深槽,并在下层铝塑膜表面形成定位部;
在上层铝塑膜冲压形成与深槽相吻合浅槽,并在上层铝塑膜表面形成定位配合部;将卷包电芯装入深槽中进行封装,通过定位部和定位配合部将上层铝塑膜覆盖在下层铝塑膜上,卷包电芯的两端面分别置于深槽与浅槽内;
热封焊卷包电芯的正极耳胶与负极耳胶位置,以及上层铝塑膜、下层铝塑膜的三边或半圆周;
之后依次进行注电解液、抽真空、化成后,热封焊未封焊的侧边;
裁切、成型即得单体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栢投资有限公司;松柏(广东)电池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松栢投资有限公司;松柏(广东)电池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5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