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压力智能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6680.1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1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晖;杨泽南;楼伟;闫鑫;罗成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1L9/06 | 分类号: | G01L9/06;G01L19/08;G01L19/12;G01S19/45;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赏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压力 采集检测装置 压力接收 分析仪 智能检测系统 图形化操作界面 键盘设置模块 多点分布式 固定时间段 趋势分析 曲线显示 无线通信 阈值比较 单片机 电阻屏 图形化 巡检 存储 采集 保存 检测 通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压力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STM32系列单片机,包括多点分布式管道压力采集检测装置和手持式压力接收分析仪,多个管道压力采集检测装置按需求和实际情况分布式固定安装在管道不通位置,实现对分布式多点管道压力信息进行检测、采集、存储、定位、显示和通信;手持式压力接收分析仪用于巡检各管道压力采集检测装置,通过无线通信实现对管道压力采集检测装置的控制,进一步综合运用键盘设置模块和电阻屏图形化操作界面,可针对手持式压力接收分析仪中所保存的管道压力数据进行固定时间段数据回看、图形化曲线显示、管道压力阈值比较和管道压力趋势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压力智能检测系统,属于压力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力管道一般情况下用于输送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气、蒸汽等各种工业介质。压力管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国家的重大生命线。压力管道对工业介质压力进行传递进而完成工作内容,因此,压力是考量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的重要参数。现有压力检测装置一般情况下只在固定位置进行单一压力数据检测,数据查看浏览不便,同时,无法针对分布在多点的压力检测装置进行压力数据集中收集、查看与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压力智能检测系统,实现多点管道压力信息的实时检测、保存和传输,以及固定时间段管道压力数据回看、图形化曲线显示、管道压力阈值比较和管道压力趋势分析,达到智能检测管道压力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道压力智能检测系统,由多点分布式管道压力采集检测装置和手持式压力接收分析仪组成;所述多点分布式管道压力采集检测装置包括若干个安装在管道不同位置的管道压力采集检测装置,所述管道压力采集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处位置的管道压力并实现压力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所述手持式压力接收分析仪用于对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管道压力采集检测装置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数据显示和异常检测;
所述管道压力采集检测装置通过管道压力检测模块、第一主控制器、第一电源模块、时钟模块、A/D转换模块、第一显示模块、第一存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一定位模块实现;
所述手持式压力接收分析仪通过第二主控制器、第二电源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二定位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第二显示模块、键盘设置模块和报警模块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压力检测模块采用CPS181陶瓷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管道内壁,所述管道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处位置的管道压力,并将管道压力转换为毫伏级电压信号;
所述第一主控制器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控制时钟模块对各种操作记录时间戳,接收A/D转换模块转换后的管道压力数据,并控制第一显示模块显示所接收的管道压力数据,同时将所接收的管道压力采集数据存储在第一存储模块;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控制第一通信模块将管道压力数据传输至手持式压力接收分析仪;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接收第一定位模块采集的管道压力检测装置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采用12V可充电式锂电池为CPS181陶瓷压力传感器供电;
所述时钟模块采用外部实时时钟,用于为主控制器提供时间信息,并记录各种操作时间戳;
所述A/D转换模块采用AD620芯片,用于将管道压力检测模块输出的毫伏级电压转换为标准0-5V电压,以及采用AD7799转换芯片,将电压信号转换为24位的数字信号;所述A/D转换模块通过SPI接口将转换后的管道压力数据传输至第一主控制器;
所述第一显示模块采用LED共阴极数码管,与第一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A/D转换模块转换后的管道压力数据;
所述第一存储模块采用W25Q64FLASH芯片,与第一主控制器采用SPI串行通讯,用于存储A/D转换模块转换后的管道压力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6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