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在高速路中的行驶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0352.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9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彬;罗鹏飞;陈敏;方宇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52;G08G1/0968;G08G1/123;G07B15/02;G07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高速路 中的 行驶 路径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在高速路中的行驶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高速路中的任一入口处采集的目标车辆的车牌;在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目标车辆的车牌对应的定位终端;接收定位终端发送的当前的定位信息,并根据该当前的定位信息以及入口处的位置信息,判断该定位终端是否位于目标车辆内,若是,则持续获取定位终端发送的定位信息;若接收到高速路中的任一出口处采集的目标车辆的车牌,则停止接收定位终端的定位信息,并基于持续获取的定位终端发送的定位信息,确定该目标车辆在高速路中的行驶路径。本发明能够实现精确定位车辆行驶在高速道路上的位置以及并确定车辆的行驶速度,用以衡量当前车辆是否处于安全驾驶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迹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在高速路中的行驶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公路上的收费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工半自动收费模式 (Manual TonCollection system,MTC),一种是电子不停车收费模式(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其中MTC模式是目前高速公路的主要应用模式。
ETC模式是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在MTC模式下,由车主在手机上自助完成车牌注册、自动免密支付设置,进而实现基于车牌识别的自助扣费模式ITC(Internet Toll Collection)。ITC模式目前采用领卡车牌付方式,即从MTC通道(人工收费车道)通行、入口取卡、出口还卡、停车付费。ITC目前仅作为通行付费支付方式的一种改进。MTC模式和ETC模式都可以记录车辆在高速路上的行驶轨迹,MTC模式是使用安装在通行车道固定位置的设备和车上领取的卡交互读取卡片信息,从而在系统中记录车辆行驶轨迹,ETC模式是使用安装在通行车道固定位置的设备和车上的OBU交互读取ETC信息,从而在系统中记录车辆行驶轨迹。
MTC模式需要停车领卡、ETC模式需要安装OBU,两者都需要借用特殊的装置来确定车辆在高速路上的轨迹,由于还涉及与安装在通行车道固定位置的设备交互(设备安装在路侧,数量有限),只能根据有限的定位信息来还原行驶轨迹,无法确定车辆在高速路上的准确轨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在高速路中的行驶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高速路中的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而便于确定车辆在高速上的更加精确的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在高速路中的行驶路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高速路中的任一入口处采集的目标车辆的车牌;
在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牌对应的定位终端;
接收所述定位终端发送的当前的定位信息,并根据该当前的定位信息以及入口处的位置信息,判断该定位终端是否位于所述目标车辆内,若是,则持续获取所述定位终端发送的定位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高速路中的任一出口处采集的目标车辆的车牌,则停止接收所述定位终端的定位信息,并基于持续获取的所述定位终端发送的定位信息,确定该目标车辆在高速路中的行驶路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段内未接收到所述高速路中的任一出口处采集的目标车辆的车牌,则根据第一路径测算规则,确定该目标车辆在高速路中的行驶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测算规则包括:将自所述入口处至该高速路中的最后一个出口处之间的路径作为所述目标车辆在高速路中的行驶路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0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