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9203.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8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桂增云;桂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顺增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A23F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61006 贵州省安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香 成品红茶 红茶 果香 摇青 种花 茶叶 受损 茶叶加工技术 二次发酵 二次烘干 芳香物质 加工工序 轻微摩擦 一次发酵 一次烘干 苯甲醇 茶黄素 芳樟醇 机械力 细胞酶 烘干 采茶 次摊 烘焙 揉捻 摊青 叶面 叶缘 加工 贮存 细胞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历经采茶、摊青、摇青、揉捻、一次烘干、一次发酵、二次发酵、烘焙、一次提香、二次烘干、二次提香贮存等加工工序;选用三次摇青技术,并配合相应的三次摊凉,在机械力的作用下,茶叶叶缘与叶表轻微摩擦,少量叶细胞受损,叶面由绿转黄绿色;少量受损的叶细胞酶促氧化开始,芳香物质形成,有效的增大成品红茶的芳香味;接着在第一次烘干后进行第一次提香,再配后两次提香工序,增强成品红茶甜香度,提高滋味鲜爽度;并在不同的提香方法下,大幅度地增加成品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降低茶叶中芳樟醇、苯甲醇等部分物质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发酵室红茶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工序,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现有的红茶提香技术过于单一,有些仅经过一次提香,有些甚至不经历提香工序,使得成品红茶在冲泡饮用时,香味平淡,甚至带有淡淡的苦涩味;同时,由于红茶加工技术简单粗糙,使得成品红茶原本应带有的青草香或花果香完全消散,红茶饮用时缺乏其本该拥有的特色,索然无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成品红茶的香味和花果香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茶:清明前晴天上午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50年以上老茶树萌发出的新鲜茶叶,去除杂质或劣质新茶,收集优质新茶;
b、摊青:将上述优质新茶平摊在簸箕中,厚度3~4cm,连同簸箕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摊放2~3h;
c、摇青:将上述摊青结束的新茶放置于摇青机中,开机抖动,抖动率100次/min,抖动1~2min后结束第一次抖动;转移至簸箕中,平铺厚度1~2cm,置于阴凉通风处摊放1~1.5h,再转移至摇青机中,第二次摇青,摇青机抖动率100~120次/min,时间50~60s;抖动结束后转移至簸箕中,平铺厚度1cm,置于阴凉通风处摊放1~1.5h,再转移至摇青机中,第三次摇青,摇青机抖动率65次/min,时间6~10min;
第三次摇青结束后平铺在簸箕中,厚度1.5~2.5cm,作室内委凋处理;
d、揉捻:将上述委凋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投放量为2/3机位,空压揉捻4~7min,轻压揉捻8~10min,最后空压揉捻8~12min;揉捻结束时,芽叶紧卷成条,揉捻温度30~35℃,并选用花香液调控揉捻湿度为85~90%;
e、一次烘干:将上述揉捻结束茶叶平铺在簸箕中,厚度1.5~2.5cm,置于温度28~32℃,湿度35~40%的密闭环境中远红外提香6~8min;提香结束后送进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烘干至含水量为55~60%;
f、一次发酵:取一次烘干后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抖散摊凉至室温,再摊放于箩筐中,摊放厚度5~8cm,选用花香液浸润纯棉毛巾,覆盖于茶叶上,于室温下发酵2~3h,每30min翻动一次茶叶,每翻动一次茶叶更换一次湿润的纯棉毛巾;
g、二次发酵:将上述一次发酵结束的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抖散至室温,平摊在发酵盘中,厚度6~7cm,加盖,置于温度35~38℃,湿度80~85%的条件发酵时间8~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顺增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顺增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92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茶叶提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涌溪火青茶加工用回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