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3562.1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7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新;魏兰苏;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7 | 分类号: | B60L58/27;B60H1/14;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56;H01M10/6567;H01M10/66;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控制系统 方法 装置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量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能量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电动汽车乘客仓内的冷凝器;第一热交换器,能够与动力电池的液冷系统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与电机冷却回路通过液冷管路连接;能量回收构件和第一液冷加热器,其中能量回收构件、第一液冷加热器、冷凝器和第一热交换器构成为液冷循环回路,通过能量回收构件,第二热交换器上的热量能够传输至液冷循环回路上;第一液冷加热器的加热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并联连接,并联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切换开关。通过收集电机冷却回路的余热以及不能被动力电池回收的制动能量,起到了辅助乘客仓和动力电池加热,提升整车能量利用效率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量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因燃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为了降低燃油的使用量,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商逐渐致力于纯电动汽车的研究以及生产。
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为整车动力学系统和空调系统提供能源,在低温环境下,电池汽车续航里程衰减30%~50%,造成电动汽车里程严重衰减的原因为:1,电池低温环境下,放电电量减少;2,乘客仓和电池的加热,会消耗电池的大部分能量;3,低温环境下,车辆机械阻力增大,车辆能耗增加。通过采用低温衰减小的动力电池和优化空调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低温对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影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通常通过PTC加热技术或热泵技术实现对电池和乘客仓的加热。PTC加热技术通过电阻丝将电池电能转换成热能,具有升温快、功耗高的特点,使用PTC加热技术会明显降低电池汽车续驶里程;热泵技术使用泵将热量从低处搬到高处,制热效率最高可达到高于PTC技术,从而有效减少电动汽车里程衰减。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行驶过程中,存在能量被浪费的情况,这些浪费的能量主要包括两部分:1,由于电池温度低,电池吸收部分制动产生的能量,其它能量通过机械制动被消耗;2,电机、DCDC等部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释放到空气。因此,目前亟需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少电动汽车寒冷环境下续航里程衰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量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汽车,用以解决如何在寒冷环境下降低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衰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量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能量控制系统包括:
设置于电动汽车的乘客仓内的冷凝器;
第一热交换器,能够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液冷系统进行热交换;
第二热交换器,与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机冷却回路通过液冷管路连接;
能量回收构件和第一液冷加热器,其中所述能量回收构件、所述第一液冷加热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构成为液冷循环回路,通过所述能量回收构件,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上的热量能够传输至所述液冷循环回路上;
其中,所述第一液冷加热器的加热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并联连接,且并联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切换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控制器还与所述动力电池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二液冷加热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用于向所述动力电池的液冷系统传输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控制系统还包括:
能源管理控制器,所述能源管理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控制器、所述切换开关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并联接设在所述液冷循环回路上,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一分支管路与所述第一液冷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通过第二分支管路与所述液冷加热器连接,且所述第一分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开关,所述第二分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3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