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盐雾腐蚀装置及金属试样腐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8064.8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洁;苏月莹;叶春阳;常旺;申延平;张云虎;翟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杨勇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腐蚀 装置 金属 试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盐雾腐蚀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的盐水雾化装置、管道、温度传感器、电极、线圈及铜板,位于箱体外的溶液箱、电流发生装置、磁场发生装置、空气压缩机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电流发生装置通过电极与试样相连,电流可以为直流、交流或者脉冲电流。所述磁场发生装置通过线圈作用于实验试样,磁场可以为静磁场或者时变磁场。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盐雾腐蚀设备,可以同时研究电流、磁场及电流复合磁场对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且本发明可以同时对多个试样进行处理,节约实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腐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盐雾腐蚀装置及金属试样腐蚀方法。
背景技术
腐蚀试验通常用来研究材料的耐腐蚀性,而在大气、海洋、土壤等自然条件下,材料腐蚀是个缓慢的过程,为了快速得到材料的耐腐蚀性并研究腐蚀机理,盐雾腐蚀试验作为腐蚀加速试验的一种,在腐蚀领域被广泛使用。与自然条件相比,盐雾腐蚀试验利用盐雾腐蚀设备将腐蚀液雾化,通过改变腐蚀液的成分及设备内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人为加快材料的腐蚀速度。
如今实验室内的腐蚀加速试验,只是简单的将材料放在盐雾腐蚀设备中,通过调节腐蚀液成分、温度、湿度、喷雾时间及光照等环境因素来研究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但是,有些材料会在有电磁场的环境下工作,例如,在汽车、航天航空、船舶等领域。由于通电等原因,金属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会感应出电流及磁场,且已有研究表明电流和磁场对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电磁装置将腐蚀性溶液进行电磁处理,再将处理后溶液用于腐蚀性实验,从而研究电磁场对材料腐蚀性能的影响。然而,电磁场也会对材料自身的性能产生影响,现在并没有实验装置能够测试材料在电磁场作用下的腐蚀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盐雾腐蚀装置及方法,通过该装置可以研究材料在电磁场作用下的耐腐蚀性能。
技术方案: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盐雾腐蚀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1)、溶液箱(2)、盐水雾化装置(3)、管道(4)、智能控制系统(5)、温度传感器(6)、排气装置(7)、排气装置开关(8)、排水装置(9)、电极(11)、电流发生装置(12)、线圈(13)、磁场发生装置(14)、铜板(15)、空气压缩机(16);
所述盐水雾化装置(3)、管道(4)、温度传感器(6)、电极(11)、线圈(13)及铜板(15)位于箱体(1)的内部;溶液箱(2)、电流发生装置(12)、磁场发生装置(14)、空气压缩机(16)及智能控制系统(5)位于箱体(1)的外部;
所述盐水雾化装置(3)通过位于箱体(1)内部下方的管道(4)分别与溶液箱(2)和空气压缩机(16)相连;
安装有排气装置开关(8)的所述排气装置(7)位于箱体(1)的背面,排水装置(9)位于箱体(1)的底部;
所述铜板(15)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在箱体(1)上方,在箱体(1)内部形成四个分隔区域;第一区域不放置线圈(13),且该区域内的试样(10)不与电极(11)连接;第二区域内的试样(10)通过电极(11)与电流发生装置(12)连接;第三区域内放置线圈(13),磁场发生装置(14)通过线圈(13)作用于该区域内的试样(10);第四区域内放置线圈(13),磁场发生装置(14)通过线圈(13)作用于该区域内的试样(10),并且该区域内的试样(10)通过电极(11)与电流发生装置(12)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5)分别与盐水雾化装置(3)、温度传感器(6)、电流发生装置(12)、磁场发生装置(14)、空气压缩机(16)相连,通过控制空气压缩机(16)控制进入盐水雾化装置(3)的气体压力,从而影响盐雾在箱体(1)内的均匀性;通过控制盐水雾化装置(3)控制盐雾在箱体(1)内的喷雾时间及盐雾沉降率;通过控制电流发生装置(12)控制通过试样的电流大小、电流形式以及通电时间;通过控制磁场发生装置(14)控制作用于试样上的磁场大小、形式以及施加磁场的时间,通过控制温度传感器(6)检测箱体(1)内部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8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