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全脉冲数据分析雷达信号参数和构建参数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0282.0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7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峰;杨洋;刘俊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26 | 分类号: | G06F16/26;G01S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数据 分析 雷达 信号 参数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用全脉冲数据分析雷达信号参数和构建参数库的方法,首先对全脉冲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其次根据清洗后的全脉冲数据,信号参数进行自动统计计算,得到新的信号参数;然后对新的信号参数的重复性进行分析;人工确认信号参数的可信性;最后将人工确认后可信的信号参数存入信号参数库。本方法为雷达全脉冲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固定的分析流程,可有效提高数据分析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全脉冲数据分析雷达信号参数和构建参数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雷达全脉冲数据分析信号样式已成为信号处理领域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目前对于全脉冲数据的分析方法通常利用软件来图形化显示全脉冲数据,辅助人工分析目标参数和信号样式。然而一次全脉冲通常数据量巨大,规定时间内人工完成分析任务有难度,且不能确保参数统计和信号样式分析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全脉冲数据分析雷达信号参数和构建参数库的方法,提供固定的分析流程,提高数据分析处理的效率,支持雷达目标的数据挖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全脉冲数据分析雷达信号参数和构建参数库的方法,包括:
步骤1:对全脉冲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得到目标信号匹配的全脉冲数据;
步骤2:根据清洗后的全脉冲数据,信号参数进行自动统计计算,得到统计后的信号参数;
步骤3:对统计后的信号参数与参数库的信号参数的重复性进行分析;
步骤4:针对与信号参数库没有重复的信号参数,人工确认信号参数的可信性;
步骤5:将人工确认后可信的信号参数存入信号参数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具体步骤为:
步骤11:将全脉冲数据解析成CSV文件格式数据;
步骤12:利用目标信号的真实方位角筛选得到与目标信号匹配的全脉冲数据;
步骤13:计算出目标信号的PRI参数,得到与目标信号匹配的清洗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自动统计计算具体为:根据全脉冲数据的多个维度数据,利用信号参数自动统计算法,分析得到全脉冲数据中的信号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具体步骤为:自动比对新统计得到的信号参数与信号参数库的信号参数,分析得到新信号参数是否与信号参数样本库中的信号参数重复;若重复,则被剔除;没有重复的信号参数进入步骤4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针对步骤3得到的与信号参数库不重复的信号参数,人工分析该信号参数对应的全脉冲数据,确认该信号参数是否可信;若不可信,则将信号剔除;若可信,则进入步骤5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自动统计计算的算法步骤包括::
步骤1:对全脉冲数据按照1秒为1个节拍进行1次信号参数统计;
步骤2:针对每1秒的全脉冲数据,利用RF、PW、PRI的直方图统计方法,得到信号参数;
步骤3:根据信号参数的均方根误差判断信号参数是否有效,若均方根误差大于预设的门限,则认为信号参数是无效的,否则认为是有效的;
步骤4:判断是否是该周期内最后1秒,如果是,则进入下一步,如果否,则返回步骤1,直到处理完所有的全脉冲数据;
步骤5:将统计得出的信号参数两两比较,去除参数相同的信号参数,最终得出新的信号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0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图表推荐系统及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