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0246.4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郎大鹏;郭慧祎;柏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读写器 二叉树 临时密钥 加密 标签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数据加密传输 时间复杂度 编码格式 标签发送 标签生成 存储空间 加密传输 交互信息 双向认证 双重加密 特征密钥 信息传输 信息密文 信息销毁 保密性 传统的 解密 便签 算法 数据库 库存 | ||
1.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实现步骤为:
步骤1.标签进入读写器识别范围内,二者进行双向认证;读写器向后台数据库发送请求,获取标签特征加密密钥Key(a1,a2);
步骤2.双向认证成功后,标签随机生成一棵用于数据加密的临时二叉树,取其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序列用作信息动态加密密钥,记作Key(t1,t2),并用标签自身的特征二叉树加密Key(t1,t2),记作Key(t'1,t'2),并将Key(t'1,t'2)传输给读写器,特征密钥被分别存储于RFID标签存储区以及后台数据库;
步骤3.根据标签特征密钥Key(a1,a2)还原标签的特征二叉树,用其对动态密钥进行解密,并用破解的Key(t1,t2)还原临时二叉树,准备对标签接下来传送的信息解密;
步骤4.标签将信息分组后用临时二叉树分别加密,然后将加密信息发送给读写器;
步骤5.读写器利用生成的临时二叉树对信息解密,核对格式无误后传输给后台数据库;
步骤6.当次信息传输结束,标签、读写器对临时二叉树及其密钥信息进行销毁,等待下一次传输认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1.标签有通信请求且进入读写器有效识别范围;
步骤1.2.标签将携带自身ID信息及通信请求的信息明文发送给读写器;
步骤1.3.读写器接收到标签的通信请求,筛选出传送信息中关于标签的身份信息,发送给后台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查询,核对标签的信息是否合法;
步骤1.4.如数据库检索到标签的合法信息,将检索结果连同标签的特征密钥一同发送给读写器;如数据库检索到该标签不在库中,则为非法标签,将检索结果发送给读写器;
步骤1.5.读写器接收数据库传来的检索信息,若标签合法,则认证成功,向标签发送成功认证信息,同时将标签特征密钥存储到临时缓冲区,还原标签特征二叉树;若标签不合法,则认证失败,拒绝本次信息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02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