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阻尼层合结构界面粘接质量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54849.3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自力;王存俊;郭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44;G01N29/5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结构 界面 质量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大阻尼层合结构界面粘接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针对层合结构待检测点,利用力锤在设定位置进行敲击,并用力传感器获取力锤的激励力信号,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层合结构被敲击点的加速度信号,力锤进行敲击的位置设定,以加速度传感器为中心,环向布点敲击,以便于确定脱粘阈值;
步骤2:利用加速度信号与激励力信号,计算不同敲击位置下的H1频响函数;
步骤3:将步骤2计算得到的H1频响函数幅值序列取对数运算后,构造相空间矩阵,并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获得s个奇异值,计算相应的奇异值熵,做对数运算可提高噪声鲁棒性;
步骤4:重复步骤1-3,建立故障样件不同粘接质量区域的奇异值熵数据库,确定脱粘的奇异值熵阈值;
步骤5:对待测构件进行敲击,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收集加速度信号,计算奇异值熵,当大于步骤4确定的阈值时,判定为脱粘区域,反之判断为无脱粘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阻尼层合结构界面粘接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全场分散布置,间隔不超过有效测量范围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阻尼层合结构界面粘接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构造的所述相空间矩阵为
其中,H1i为H1频响函数幅值序列第i个值,相空间矩阵为m×n阶矩阵,且m+n-1=N,N是频响函数幅值序列长度,即i取值为[1,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阻尼层合结构界面粘接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奇异值熵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为奇异值熵,pi为第i个奇异值在整个奇异值序列中的比重,σi为从大到小第i个奇异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48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调频影响功率振荡的判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流道组件的液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