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机构,蜗轮单元及轴承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3126.3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吉彦栋;倪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46 | 分类号: | F16C33/46;F16C33/34;F16C33/30;F16F15/04;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27 | 代理人: | 潘彦君;李丽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针 轴承单元 径向滚道 第二轴 第一轴 滚道环 开口 滚针兜孔 蜗轮单元 转向机构 阻尼环 均匀间隔分布 减震 切线 高承载能力 滚子兜孔 轴向两端 半球状 保持架 圆锥状 锐角 装配 配合 | ||
1.一种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圈,包括径向滚道部;
混合保持架,设置于所述径向滚道部内,所述混合保持架开设有滚针兜孔和滚子兜孔,所述滚针兜孔和所述滚子兜孔沿所述混合保持架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滚针兜孔开设有第一轴向开口和第二轴向开口;
滚针,设置于所述滚针兜孔内,包括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的形状为半球状或者圆锥状,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轴向开口,所述第二轴向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二轴向开口;
阻尼环,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上,所述阻尼环的数量为2组,且2组所述阻尼环位于所述滚针的两端;
滚针滚道环,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上,所述滚针滚道环的数量为2组,且位于所述滚针和各所述阻尼环之间,各所述滚针滚道环分别与所述滚针的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相配合,且所述滚针滚道环与所述滚针相接触的点的切线与所述滚针的轴线呈锐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滚道部还包括轴向止挡部,所述轴向止挡部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的轴向端部,且位于所述阻尼环的外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圈还包括轴向滚道部,所述轴向滚道部开设有弧形滚道;
所述轴承单元还包括:
推力垫片,设置于所述外圈的端部,所述推力垫片的轴向第一端面上开设有推力滚道,所述推力滚道与所述弧形滚道相对设置;
球滚子,所述球滚子设置于所述弧形滚道和所述推力滚道围成的滚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垫片的轴向第二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径向延伸,所述凹槽沿远离轴线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旋涡状。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兜孔的形状为矩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铆压部,所述弹性铆压部整体呈环状结构,固定于所述轴向滚道部的外环面,且包括与所述轴向滚道部的外环面固定连接的锥形部。
8.一种蜗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轮;
传感器壳体,位于所述蜗轮端面的外侧;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单元,所述轴承单元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蜗轮的两轴向端部;
膜片弹簧,呈压缩状地设置于所述轴承单元的轴向端部和所述传感器壳体之间。
9.一种蜗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轴承单元,所述第一轴承单元为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单元;
第二轴承单元,所述第二轴承单元为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单元;
蜗轮;
所述第一轴承单元和所述第二轴承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蜗轮的两轴向端部。
10.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蜗轮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31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