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水声目标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42081.8 | 申请日: | 201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0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曾向阳;汪鑫;王海涛;陆晨翔;周治宇;黄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61204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吕湘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积神经网络 类别信息 目标识别 判别模型 生成模型 构建 水声 分布信息 分类结果 分类误差 权重参数 水声信号 提取特征 网络计算 信号数据 归一化 卷积核 连接层 迭代 分帧 回传 卷积 权重 网络 输出 挖掘 对抗 更新 统计 | ||
1.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水声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构建生成模型与判别模型:生成模型由全连接神经网络构成,输入层节点数为p,输出层节点数为n;判别模型由卷积神经网络构成,参数由第三步给出;
第二步:将有类别信息和无类别信息的原始水声信号归一化,并进行分帧,分帧后的信号点数为n,总样本数为n_samples,这些数据为真实数样本,共有C类;生成1xp维的随机高斯噪声信号,通过生成模型变换成长度为n的数据,这些数据为生成的假样本;如果数据为真实样本且有类别信息,则数据的真实类别为样本本身的类别;如果数据为真实样本但是无类别信息,则数据的真实类别为C类的任何一个,即非第C+1类;如果数据为生成的假样本,则数据的真实类别为第C+1类;
第三步:设置生成模型参数:网络层数、层节点数以及激活函数类型;激活函数是加持在特征上的非线性变换,生成模型激活函数为leaky_relu函数;设置判别模型参数:卷积核尺寸、卷积核个数以及激活函数类型;
第四步:设定超参数:迭代次数、学习率、批大小;其中迭代次数是网络更新迭代的轮数;学习率是网络参数更新的步长;批大小是一次性输入到网络的样本数;
第五步:构建判别模型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卷积层卷积核大小为m,步长为s,卷积核采用截断正态分布初始化,共设置p个卷积核,卷积方式为有效卷积,则卷积之后的信号维度为p*(n-m+1)/s;池化层采用平方和池化,池化大小为(n-m+1)/s,则池化之后信号长度为(p*(n-m+1)/s)/((n-m+1)/s)=p*1;最后的全连接层节点数设置为需要分类的类别数C加1,采用独热编码,激活函数采用tanh、sigmoid、relu函数,非最后一层一般采取relu函数作为激活函数性能最优,最后一层不激活,附加一层softmax层,将最后结果转化到0~1之间的概率值;比较各个节点结果值,最大值所在的位置即为分类的结果。
第六步:将第一步处理过的信号数据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经由网络计算输出,得到分类结果;
第七步:统计分类误差,利用BP算法将误差回传,更新三步骤中网络的权重参数,包括卷积核和全连接层之间的权重,直到达到迭代次数结束。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水声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生成模型网络层数为3~5层,层节点数为p与n到中间值;leaky_relu函数系数为0.2;卷积核尺寸为32~128;卷积核个数范围为32~256。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水声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学习率0.001~0.1;批大小设置为2的倍数。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水声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步的迭代结束之后,如果分类正确率不能达到某一设定阈值,调整第三步与第四步中的参数继续优化。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水声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阈值为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20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