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痛中药凝胶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5820.0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7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郁光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光雷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K9/70;A61K47/42;A61K47/22;A61K47/36;A61K47/3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9473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胶 止痛中药 中药提取剂 钩藤碱 稳定剂 吸收剂 制备 羧甲基纤维素钠 壳聚糖复合物 纤维素纳米 动物蛋白 断裂应力 力学性能 无机钙盐 灯心草 葫芦脲 配置品 生物碱 钩藤 芦丁 帽柱 皮率 酰化 瞿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痛中药凝胶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配置品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止痛中药凝胶贴包括中药提取剂、稳定剂、吸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纤维素纳米晶体和无机钙盐;其中中药提取剂由钩藤、无刺帽柱木、灯心草和瞿麦组成,稳定剂由葫芦脲和动物蛋白组成;吸收剂为酰化芦丁/壳聚糖复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止痛中药凝胶贴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钩藤碱,钩藤碱24小时透皮率最高可达35.38%,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凝胶也有很好的力学性能,断裂应力最高可达240.4k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配置品领域,尤其是一种止痛中药凝胶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钩藤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痛、降血压等功效。归肝、心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正品钩藤包括: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和无柄果钩藤。临床药理研究表明,中药钩藤对高血压、头痛、眩晕等有确切的疗效。该属植物含有吲哚类生物碱、三萜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吲哚类生物碱为主要的有效部位。研究表明,钩藤不仅其传统药用部位——带钩茎枝是一种药用资源,钩藤的叶、藤茎(不带钩茎枝)也有作为药用资源的潜力,其来源更为丰富,药用价值及综合利用潜力都很大。
无刺帽柱木为茜草科(Rubiaceae)帽柱木属(Mitragyna Korth.)植物,其药用部位干燥的呆子和茎皮在非洲马里、塞内加尔、加纳等地区作为治疗肝病的传统药物。其含有活性成分帽柱木碱,对离体组织有抑制作用。还具有避部麻醉作用。
钩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较多报道,如王盟,刘卫.钩藤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3).一文报道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药理作用的主要是吲哚类生物碱物质,这类生物碱毒性低、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现有技术中钩藤经常被用作降压药,其作用机理为直接和放射性地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以及阻滞交感神经及其神经节,使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以及能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产生血管扩张作用。此外一系列研究还表明其由抗心律失常,对脑缺氧缺血的保护作用,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此外钩藤还被报道有镇静、抗癫痫、对中枢去身价甲肾上腺素、平喘等影响。
临床应用中,除了治疗高血压外,钩藤还被应用于治疗头疼、癫痫、神经衰弱、眩晕等病症,其中对高血压、头疼、眩晕等有确切的疗效,用药安全性大。
然而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以钩藤为主要成分的止痛中药凝胶。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痛中药凝胶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让人体吸收有效成分,事先对中药成分进行了预处理,添加了稳定剂用以负载中药中可以止痛的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延长保质期;添加了吸收剂提高人体吸收率。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止痛中药凝胶贴,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组分:
3-5份中药提取剂、1-3份稳定剂、0.5-1.5份吸收剂、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5份纤维素纳米晶体和0.1-0.5份无机钙盐;
所述中药提取剂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3-6份钩藤、3-6份无刺帽柱木、1-3份灯心草、1-3份瞿麦。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组分1-3份葫芦脲和1-10份动物蛋白;
所述动物蛋白选自牛α-乳清蛋白、牛血清蛋白、牛β-酪蛋白、牛β-乳球蛋白、鱼皮明胶、猪皮明胶或鸡卵清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
优选地,所述葫芦脲选自葫芦[6]脲、葫芦[7]脲或葫芦[8]脲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吸收剂为酰化芦丁/壳聚糖复合物;
所述酰化芦丁/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光雷,未经郁光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5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