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铰链式静电悬浮探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4412.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5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皓;望凯力;王广平;曹宇;吕嗣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静电悬浮 光刻机 上下电极 悬浮控制系统 运动自由度 弹性铰链 公共电极 控制电极 双铰链式 探针结构 下电极层 悬浮位置 层结构 电极层 静电力 双铰链 硅片 光刻 双链 悬浮 施加 | ||
1.一种双铰链式静电悬浮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电极层(101)、双铰链层(102)、悬浮探针(103)、下电极层(104)和悬浮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铰链式静电悬浮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电极层(101)包含四块轴向控制/检测电极(301、302、303、304)和环形的公共电极(305),轴向控制/检测电极(301、302、303、304)环形的公共电极(305)处于同一平面,轴向控制/检测电极(301、302、303、304)下同一圆环面内均匀分布,且分别位于所述的悬浮探针(103)的正上和正下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铰链式静电悬浮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控制系统检测出悬浮探针(103)上端面与各个控制/检测电极(301、302、303、304)之间的压差,通过所述的悬浮控制系统对压差信号进行处理,通过施加相应的电压到所述的轴向控制/检测电极(301、302、303、304)上,约束悬浮探针的θ、φ两个运动自由度所述的公共电极(305)调节悬浮探针z方向的位置。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铰链式静电悬浮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弹性铰链层(102)包括力学结构和机械结构完全相同的上铰链和下铰链两部分。所述的上铰链、下铰链均为薄圆盘结构,上铰链、下铰链形成的组合结构在轴向、轴偏摆方向均具有弹性变形适应能力,受力释放后能恢复原有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铰链式静电悬浮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铰链层在所述的悬浮探针(103)的周向外侧,且上/下铰链的悬臂梁(201)末端与悬浮探针表面连接,上/下铰链与悬浮探针上/下端面轴线严格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铰链式静电悬浮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铰链形成具有合理距离,与单铰链结构相比,可约束悬浮探针(103)在x、y方向的运动自由度,可增强z方向上垂直刚度,但远远不能够平衡悬浮探针的重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铰链式静电悬浮探针结构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探针(103)最大值径为毫米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铰链式静电悬浮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层(101)和下电极层(104)采用玻璃为制造材料,所述的悬浮探针(103)采用石英为制造材料;所述的双铰链(102)采用铜为制造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44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