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阻低热大过电的软包锂电池快速除膜牢固锡钎焊成组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3916.5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景辉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2;B23K3/08;B23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锡钎焊 烙铁 软包锂电池 三轮电动车 低热 传统点焊 单体正极 电动汽车 电芯内部 镀镍铜带 简化处理 连接电阻 铝焊锡丝 旋转钢丝 氧化铝膜 硬挺 大电流 负极片 含助剂 结合处 热失控 热压法 三元锂 转接片 烫伤 产热 长时 除膜 串接 纯镍 低阻 极片 镍片 平展 钎焊 软包 刷头 铜铝 预紧 焊接 颠簸 电池 替代 配套 合法 | ||
本发明可实现软包动力三元锂电池的锡钎焊成组。先将单体正极铝极片,与转接片(转镍)、或另一单体的负极片(串接),以传统点焊、热压法(简化处理),或叠合法,进行预紧固结合,使得铝、镍片结合处,硬挺、平展,方便用旋转钢丝刷头迅速除去氧化铝膜。如此,再用烙铁熔涂(钎焊)含助剂的焊铝焊锡丝,就能牢固、快速(两秒左右)完成焊接,避免了长时高温导入电芯内部、造成烫伤。相比现行成组法,能降低连接电阻,承受大电流而产热少,抗颠簸,减少热失控隐患。适合用镀镍铜带替代纯镍片,而不会产生铜铝反应,降低成本。可配套用于各类电动汽车、无人机、两轮三轮电动车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成组技术。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蓄电池都追求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作为新能源锂电汽车、两轮三轮电动车、无人机用的动力锂电池,更是如此。故而,由于能量密度较低、续航短,磷酸铁锂电池正在退出该市场,代之以“镍钴锰”三元锂。而同样的三元锂原料,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形成硬壳(铝壳、钢壳)和软包二类单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中间由“隔膜”隔开,三位一体,如果卷绕成型,则制成硬壳的圆柱型或方型电池单体(电芯);如果来回折叠、叠摞,则制成较薄的“软包(叠片)”单体。显而易见,软包电池的薄片状的正、负极(极耳)及折叠成芯的工艺,其容纳的材料量、总面积——蓄电量、能量密度,明显优于缠绕工艺的硬壳包装,重量也更轻,正在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但,软包电池的集流体正极的纯铝的(当然不能采用合金铝)、脆弱的、单薄的极片——铝极耳,相比硬壳电池的柱、窝、硬拱的铝正极,在连接成组时,现有工艺不易处理完善,影响了电池组的整体性能,甚而留下着火隐患。具体分析如下:
高钴配方的三元锂电池,稳定性较好,但钴的极其稀缺、昂贵,使得无法广泛用于民用。故目前民用动力电池不得不多采用“高镍低钴”的“811”配方,即钴只含一成。那么,其电解液就敏感、“易怒”,单体的稳定性、安全性,就不断让人担忧了……尽管目前各方都在大力研究无钴的、或固态的“更安全”的锂电池,但要投入实用化、产业化,(特别在动力领域),乐观的估计,还要15~20年的时间。就现状而言,单体出厂时的内阻、放电曲线等品级参数,已定型,我们相信,随着工艺的改进、设备的升级,单体品质会逐步提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组装厂(单体成组)能做好的就是:减少组装误差、减少系统误差、减少系统风险和隐患。
但目前软包动力电池的成组方法,存在不足和隐患,且主要就是由这片薄、软的铝极耳所导致!众所周知,锡焊是电子工业的最常用方法,但唯独在锂电池领域,是个禁区。行话讲,铝是极难“吃锡”的!这软包电池的单薄、脆弱的铝极片,表面都有致密氧化铝膜,很难上锡。这膜,附着较紧,硬度较高,且熔点高达2300度!用常规手段,如砂纸磨、锉刀锉、刀尖刮,费时费力。单个维修尚可,若产业化,则不适合。且麻烦地去除了氧化铝膜不久,它又会很快生成。所以,如果简单的把这正极铝片,与其它转接(镍)片,或其它负极镍片,只是搭上,就锡焊,那么,除膜、焊牢,都不容易——尽管有专门的“焊铝焊锡丝”及其专用助剂。因为,即使用“好的”这类焊锡丝,为保证效果,其熔化温度,也在250- 400度;而铝的导热很快,要知道许多三元锂的电解液,180度左右就会分解、变异!所以,为了焊牢靠,烙铁多搁置几秒,就容易将高热,由铝极耳导入电芯内部,发生危险!并且,要固定住游离的、轻飘飘、不定型的铝极耳端头,用力处理掉上面的氧化铝膜,不仅麻烦,而且危险——因为相邻都是电极,容易短路、打火!
所以,锂电池铝极耳的连接处理,用常规的搭接、除膜,要想“短平快”地锡焊(钎焊)焊住,规模化操作,没有成功先例。尤其是动力电池组,一,起码要“抗颠簸”,这常规锡焊,经不起考验。二,由于动力电池组,要经常承担瞬间的大电流,其串、并连接成组,自然是:压接不如焊接;而焊接中的点(熔)焊,不如钎焊。由于常规焊锡铅焊不可行、视为禁区,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方式先行处理铝极耳——“转镍”,再串、并联,但都较大地增加了连接内阻,影响了整体电池组的性能;更加大了发热量,留下隐患。再分析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景辉,未经胡景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3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