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爬行装置的内窥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8328.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3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乔建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建叶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04;A61B10/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高维波 |
地址: | 25744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爬行 装置 内窥镜 系统 | ||
一种具有爬行装置的内窥镜系统,包括计算机、爬行驱动控制器、无线控制器、内窥镜管、内窥镜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管内设置有爬行组件,所述爬行组件包括前气囊、气囊控制轴、气囊连接杆、后气囊、分层板;通过爬行驱动控制器控制爬行组件内的气囊收缩和拉伸实现内窥镜管的微小位移,内窥镜工作头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和组织取样器。采用电机带动机械结构控制气囊的压缩和拉伸实现内镜工作部分的微小位移,使得内镜的操作更加稳定;有效的减小内镜系统与患者的相对位移,安全系数更高;内窥镜工作头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和组织取样器,可以将部分器官组织切下收集在组织收集腔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医用检查的内窥镜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爬行装置的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现有技术的内窥镜一般由医护人员手动操作,当需要调节内窥镜位置时,一般由医护人员通过手动控制内窥镜位于患者外部的部分通过观察图像进行调节,这种调节非常粗糙。而患者在进行内镜检查时,内镜对患者会产生刺激,导致患者会产生身体的反应(例如胃镜时的呕吐),这时由于患者的运动会导致内镜与人体产生很大的相对位移,容易导致内镜的进入部分对人体产生伤害。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10620271.0、CN201710384796.9、CN201620827367.5等的内窥镜设置了气囊,在进行工作时对气囊进行充气,使气囊对外界环境进行支撑,使得内镜和身体相对固定,从而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是这些气囊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充气管对其内部进行充气,充气管一般为高压,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由于充气时的充气状态难以从外界监视,似的充气的量也难以保证,充其量过小会固定效果不好,充气量过大会导致过压的压迫,对身体产生伤害。
而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1621372519.3的内窥镜具有微动推杆,通过调节微动推杆的移动来带动内窥镜探头移动,可以实现微小位移的调节,但是其内窥镜没有设置支撑装置,使其移动时难以保证稳定性。申请号CN201610949504.7的内窥镜通过设置锁紧螺钉在矩形槽中的位置,改变尾座的位置,为实际操作过程中微调内窥镜的位置提供方便。其结果设置较为复杂,且调节非常繁琐,不能实现自动化调节。
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内窥镜可以同时实现内镜探头的位移与固定的双效果,且现有技术采用的气囊结构复杂,具有安全银黄,现在急需设计一种可以精确控制微小位移且具有固定作用的安全的内镜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以上缺陷,设计了一种具有爬行装置的内窥镜系统,包括计算机、爬行驱动控制器、无线控制器、内窥镜管、内窥镜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管内设置有爬行组件,所述爬行组件包括前气囊、气囊控制轴、气囊连接杆、后气囊、分层板;通过爬行驱动控制器控制爬行组件内的气囊收缩和拉伸实现内窥镜管的微小位移,内窥镜工作头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和组织取样器,所述组织取样器为一具有组织收集腔的钳子,可以将部分器官组织切下收集在组织收集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建叶,未经乔建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8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