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和HIV潜伏激活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7726.0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献文;谢春兰;夏金梅;樊少强;罗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8/06 | 分类号: | A61K38/06;A61P31/18;C12P21/02;C12R1/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1 | 代理人: | 刘凤仪 |
地址: | 361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hiv 潜伏 激活 药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肽化合物及其盐类的应用,应用于制备HIV潜伏激活的药物中,多肽化合物的结构式为: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多肽化合物具有HIV潜伏激活活性,能有效激活潜伏的HIV病毒,同时并不广泛地引起T细胞的全面活化,活性高,可应用于制备HIV潜伏激活的药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利用来源丰富的海洋真菌,通过定向培养获得多肽化合物,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资源,相对于有机直接合成,发酵培养的制备方法难度更低,具有大规模工业化培养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微生物药物的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多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和HIV潜伏激活的药物。
背景技术
截至2016年,据估计全世界仍然有3670万人感染了HIV病毒。同年,大约有180万人新感染了HIV病毒,而有100万人死于与HIV感染相关的疾病。尽管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复制和传播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HAART疗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HIV病毒的复制,并使患者血浆中HIV~1的拷贝数低于检测水平,但由于HAART不能彻底消除具有复制能力却处于潜伏状态下的HIV,因此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接受HAART治疗来确保病毒的抑制。
“激杀疗法”旨在通过潜伏反转剂药物将HIV感染的细胞中的潜伏HIV病毒再激活,然后结合HAART联合HIV特异免疫细胞杀死产生HIV病毒的细胞,从而彻底清除HIV病毒潜伏库。基于“激杀疗法”的治疗理论,首先是要找到一种高效、低毒的HIV潜伏激活剂:即可以有效地激活潜伏的HIV病毒,同时并不广泛地引起T细胞的全面活化。目前已知的SAHA,Prostratin,JQ1等通过激活与HIV基因转录相关的转录因子来唤醒潜伏的HIV的转录表达。但是,这些潜伏激活剂往往存在活性低、药物毒性大等缺点,其临床研究结果也不尽人意。
海洋真菌是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丰富的来源,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在海洋真菌中筛选发现具有HIV潜伏激活活性的天然产物对于海洋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深海微生物资源优势,得到一种多肽化合物,该多肽化合物及其盐类具有HIV潜伏激活活性。
一种多肽化合物及其盐类的应用,应用于制备HIV潜伏激活的药物中,多肽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HIV潜伏激活的药物,包括有效剂量的作为活性成分的多肽化合物及其盐类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多肽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提供的HIV潜伏激活的药物用于潜伏HIV的激活。
本发明还一种多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杂色曲霉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制备种子液;
S2、将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得到含有多肽化合物的发酵产物;每升所述发酵培养基含有甘露醇20g,葡萄糖10g,麦芽糖20g,味精10g,酵母提取粉3g,玉米粉1g,磷酸二氢钾0.5g,七水合硫酸镁0.3g,pH为7.5,多肽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在本发明提供一种的多肽化合物制备方法中,步骤S1中将杂色曲霉菌在液体培养基中28℃震荡培养3~5天,得到种子液母液;再将种子液母液以5%的接种量接种到125mL液体培养基中,以与种子液母液相同的培养条件下震荡培养3~5天,得到种子液;其中,每升液体培养基含有麦芽提取粉10g,葡萄糖4g,酵母提取粉4g,海盐30g,琼脂15~20g,pH为7.2。
通过震荡培养配合特定的培养基,提高杂色曲霉菌的菌体繁殖速度,培养效率高。
在本发明提供一种的多肽化合物制备方法中,种子液以16%的接种量均匀接种至400mL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方式为25℃静置培养2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7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