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海水淡化的沿海多源多荷协调控制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6418.8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璐;钟鸣;闫华光;李克成;成岭;于建成;覃剑;郭炳庆;陈培育;张金禄;何玉龙;刘博宇;周博文;唐艳梅;刘铠诚;何桂雄;张新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2 |
代理公司: | 11271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 海水淡化设施 储能装置 控制中心 多源 可控 可再生能源发电 海水淡化工艺 协调控制系统 常规负荷 负荷调节 海水淡化 气象数据 协调控制 优化调控 运行数据 发电站 沿海 新能源 跟踪 制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海水淡化的沿海多源多荷协调控制系统和方法,包括:控制中心、新能源发电站、储能装置、海水淡化设施和常规负荷;控制中心,用于根据获取的运行数据与气象数据,制定最优日前计划与最优日内计划并控制新储能装置和海水淡化设施执行,进行协调控制,能够准确给出多源多荷下海水淡化工艺的优化调控路径,充分利用储能技术的特点,通过以储能调节为主、可控负荷调节为辅的原则调节沿海可控负荷与储能以跟踪可再生能源发电曲线,实现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海水淡化的沿海多源多荷协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人口数量正在急剧上升,社会正在高速发展,导致全球的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海水淡化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应对淡水资源紧缺的解决方案,需要大范围的开发,而沿海缺水的地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则更加迫切。同时,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可供开发。传统的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必将走向枯竭。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的开发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取得技术突破,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但目前新能源的相关技术仍不成熟。此外,沿海海水淡化、沿海养殖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其负荷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淡水资源缺乏地区,海水淡化已成为沿海重要的负荷。如何协调控制沿海地区的电力系统,使该地区的电力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兼顾诸如平抑负荷波动等其他方面问题,目前还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海水淡化的沿海多源多荷协调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针对现有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利用能源互联技术,实现含海水淡化等多种负荷与沿海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装置的联合协调控制,不仅可以使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得到消纳,以满足协同利用多种能源的需求,还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考虑海水淡化的沿海多源多荷协调控制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控制中心、新能源发电站、储能装置、海水淡化设施和常规负荷;
所述新能源发电站、储能装置、海水淡化设施和常规负荷分别通信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分别用于采集各自自身运行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并接受控制中心的控制信号;
所述新能源发电站、储能装置、海水淡化设施和常规负荷分别电连接至母线,所述母线通过联络线连接至配电网;
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根据获取的运行数据与气象数据,制定最优日前计划与最优日内计划并控制所述新储能装置和海水淡化设施执行,进行协调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控制中心还包括数据库;
所述数据库,用于接收并存储运行数据与气象数据以供所述控制中心调用,还用于记录所述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新能源发电站、储能装置、海水淡化设施和常规负荷分别通过无线通信设备通信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GPRS-DTU模块。
一种考虑海水淡化的沿海多源多荷协调控制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
根据制定日前计划需要的数据,预测次日新能源发电站出力、常规负荷的负荷功率和淡化水需求量;
将次日新能源发电站出力、常规负荷的负荷功率和淡化水需求量输入预先建立的协调优化模型,得到最优日前计划;
到达次日时,基于所述最优日前计划,制定最优日内计划并控制储能装置和海水淡化设施执行所述最优日内计划,进行多源多荷协调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6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