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传动链精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4489.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6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佳;柴艳红;刘兰波;李勇;苏永胜;王鹏;鹿昌剑;吴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21 | 分类号: | G01M13/021;G01M13/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传动链 精度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传动链精度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对中机构、传动输入端机构、传动输出端机构以及控制系统。对中机构实现被测传动链输出端与传动输出端机构转接板的对中调节,保证两者同轴度;传动输入端机构固定安装于被测传动链的输入端,为整个齿轮传动链精度测试装置提供动力并将输入端数据传递到控制系统;传动输出端机构固定安装于被测传动链的输出端,将输出端数据传递到控制系统,同时还可给输出端加载,模拟传动链的实际工作状态,使测试结果更准确;控制系统用于采集分析传动链输入端及输出端的数据,从而得到被测传动链的传动误差及传动回差,本发明提供的齿轮传动链精度测试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动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传动链精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传动链精度测试包括传动链误差测试和传动链回差测试,目前常用的传动链精度测试方法有两种:一是基于简单工艺装备的手工测量;二是基于非标设备的自动化测量。
基于简单工艺装备的手工测量采用多面体、经纬仪、平行光管等开展传动链精度测试,自动化程度低、流程复杂、效率差,测试时需要转动手轮400~500转以上,过程中需多次停止来记录测量值。在整体工艺流程中需要装调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装调过程涉及大量数据运算,耗时费力,该手工测量装置所存在的最主要的缺点是自动化测试程度低下。依赖于经验的工艺方法不能精确受控,效率低,装配质量存在隐患。
基于非标设备的自动化测量则主要是针对变速器等产品的传动链测量,但在输入输出轴轴线呈空间交错分布且精度要求较高的大型传动链上较难使用,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传动链精度测试装置,其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好,可应用于输入输出端轴线为任意角度传动链的误差及回差测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齿轮传动链精度测试装置,包括:
支撑机构;
对中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上端;
传动输入端机构,所述传动输入端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一联轴器、双输出轴减速箱、第二联轴器、第三联轴器以及第一角编码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双输出轴减速箱的输入轴相连,所述伺服电机用于提供传动动力,所述双输出轴减速箱固定安装于所述被测传动链输入端的定结构上,所述双输出轴减速箱的第一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与被测传动链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双输出轴减速箱的第二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三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角编码器相连,所述第一角编码器用于采集所述被测传动链的输入端的第一角位移信息;
传动输出端机构,所述传动输出端机构包括支撑面板、转接板、增速箱、第四联轴器、第五联轴器以及第二角编码器,所述支撑面板可移动安装于所述对中机构上,所述增速箱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面板上,所述增速箱的输入轴通过第四联轴器与所述转接板相连,所述转接板与所述被测传动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增速箱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五联轴器与所述第二角编码器相连,所述第二角编码器用于采集所述被测传动链的输出端的第二角位移信息;
控制系统,包括参数设置模块、数据输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集成控制模块及计算分析模块,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数据输出模块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伺服电机的转速及启停,所述数据输出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角编码器和所述第二角编码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集成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所述集成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计算分析模块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角位移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角位移信息,并计算得到所述被测传动链的传动误差和传动回差。
优选地,所述输出轴增速箱为双输出轴增速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4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