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相经皮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70830.0 申请日: 2019-06-27
公开(公告)号: CN110354102B 公开(公告)日: 2022-01-11
发明(设计)人: 王红声;张东东;宋新然;洪火炎;马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70 分类号: A61K9/70;A61K9/127;A61K31/704;A61K45/00;A61K47/32;A61K47/36;A61K47/42;B05D1/04;D01D5/00
代理公司: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代理人: 黄志达;魏峯
地址: 201620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双相经皮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双相经皮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载药醇质体/天然材料纳米纤维膜作为接收器接收电喷载药醇质体复合微球而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皮肤相容性,透气、透水性,并且遇湿后会更加柔软,与皮肤贴合更加紧密,是经皮给药贴片的理想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载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相经皮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经皮给药系统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一种药物控释系统,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对药物的破坏、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毒副作用和提高病人耐受性等优点。理想的经皮给药贴片要求与皮肤贴附良好,有较好的柔韧性、透气性,具有较高的透皮效率,使用方便。同时应考虑到广泛应用上的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等特点。

醇质体是一种含有低分子量醇的特殊脂质体,其结构中的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表明其不仅可以有效的包裹亲水性药物,而且也可以包裹亲脂性药物。许多证据表明醇质体作为经皮给药的载体具有显著的促渗透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载药量、提高药物稳定性、可使药物突释或缓释、低毒性、低免疫原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因此其在透皮给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拥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二战期间,为了弥补战场血浆供应的不足,PVP曾被用来充当血浆替代物。近年来,PVP在生物医用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可用于制备生物瓣膜、血透膜、微滤膜、眼部植入物、伤口敷料水凝胶及微针经皮给药疫苗等产品。PVP良好的水溶性能够使载药微球遇水之后迅速释放,利于药物透皮递送。

静电纺丝是一种通过高压静电将聚合物溶液在喷射过程中拉伸分裂、溶剂挥发、固化后形成微纳米级纤维的技术。静电纺纳米纤维在药物释放、创伤敷料、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静电纺纳米纤维具有制备简便、成本低廉、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等优点,并且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且透气保水性能良好,能够使药物更容易释放达到治疗效果。近年来,由于绿色电纺技术制备过程中不涉及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所得产物无毒无害,使其备受关注,更加有利于产业化生产。

在药物递送领域,传统的载药微球制备方法有复乳法、喷雾干燥法和凝聚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药物突释、释放速率不可控、活性药物在包载过程中易发生失活以及因制备过程加热而不适用于温度敏感性药物等缺陷。近年来,静电喷雾技术用于制备载药微球受到关注。静电喷雾通过高压静电使聚合物溶液液滴带电,在喷射过程中通过溶剂挥发可制备微纳米微球。电喷微球粒径均一,热稳定性高,能够有效的包裹亲水和疏水性药物,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电喷微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并且能够有效抑制药物突释,并且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因此,电喷微球在经皮、口服、注射、鼻腔、直肠、阴道、眼部等给药途径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相经皮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利用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技术制备,由于不受电纺技术的限制,该经皮给药膜的载药量可大幅度提升,有利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获得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相经皮给药系统,通过载药醇质体/天然材料纳米纤维膜作为接收器接收电喷载药醇质体复合微球而得。

所述醇质体为蛋黄卵磷脂、胆固醇或十八胺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而成。

所述载药醇质体中的药物为盐酸阿霉素、利多卡因、盐酸青藤碱、酮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雷公藤红素、蛇床子素、普萘洛尔、黄体酮、非洛地平、褪黑素、大黄、胰岛素、肾上腺素、罗哌卡因、氢溴酸、氟比洛芬、氟康唑、普拉克索、托氟啶、姜黄素、奥沙普秦、多奈哌齐、丹参素、乌头碱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天然材料为壳聚糖、丝素蛋白、胶原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相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0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