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机组件及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56329.9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5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赫名;韩高才;秦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陈蕾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组件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相机组件及移动终端,所述相机组件包括相机模组、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及第一磁体,所述相机模组用于获取图像,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相机模组电性连接且用于数据传输。本申请中,由于相机组件中设有第一磁体,可通过第一磁体受到的磁力使相机组件处于悬浮状态,即使移动终端的主体发生轻微抖动或晃动,但第一磁体仍处于等强磁场中,所受磁力未发生变化,因而相机组件仍能保持静止,从而保证良好的成像质量,此外,相机组件保持悬浮状态也能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机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目前已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机是移动终端中不可或缺的元器件,而消费者对相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更高的像素,更大的广角等。现有的移动终端的相机的像素、广角等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除像素、广角等因素之外,在拍照过程中,相机发生的轻微抖动也会严重影响成像质量。
现有的相机的防抖方式主要为光学防抖,即通过光学元器件的设置,例如镜头设置,来避免或者减少捕捉光学信号过程中出现的仪器抖动现象,从而提高成像质量。但由于光学防抖需要移动光学镜头来实现,导致光学防抖系统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光学结构非常精密,组装的要求极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防抖功能的相机组件及移动终端。
本申请提供一种相机组件,其包括相机模组、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及第一磁体,所述相机模组用于获取图像,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相机模组电性连接且用于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相机组件包括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或电池,用于为所述相机模组供电。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体及如前所述的相机组件,所述主体包括壳体、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及磁悬浮组件,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所述主体和所述相机组件的数据传输,所述磁悬浮组件用于产生作用于所述第一磁体的磁力,使所述相机组件保持悬浮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收容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安装于壳体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用于对第一磁体产生的磁力使所述相机组件保持于所述收容部。
进一步的,所述相机模组包括至少两个镜头,所述相机组件位于所述收容部时,两个所述镜头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相机组件处于悬浮状态时,两个所述镜头沿水平方向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相机组件包括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所述主体包括设于壳体的无线供电发射模块,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无线供电发射模块的电能,为所述相机模组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磁悬浮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任一侧,所述磁悬浮组件用于产生作用于第一磁体的磁力,使所述相机组件悬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磁悬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磁线圈,电磁线圈通电后对第一磁体产生磁力,使所述相机组件保持悬浮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磁悬浮组件包括多个电磁线圈,多个所述电磁线圈沿周向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处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及位置传感器,所述处理单元与位置传感器及电源管理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为所述电磁线圈供电,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获取相机组件相对主体的位置,所述处理器根据相机组件相对主体的位置,通过电源管理单元控制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陀螺仪、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当所述相机组件处于悬浮状态时,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主体与所述相机组件所成的夹角,当所述夹角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通过电源管理单元改变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的方向,使所述电磁线圈对所述第一磁体施加吸引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