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储绳装置的电液控制恒拉力绞盘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3927.0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4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纲;李晓明;陈恩涯;张人怡;汤良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诺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08 | 分类号: | B66D1/08;B66D1/36;B66D1/14;F15B13/02;F15B1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盘 装置总成 摩擦筒 自适应 绳索 电液控制系统 电液控制 摩擦滚筒 平衡阀组 恒拉力 分体式结构 工作效率高 节流控制阀 带制动器 多路阀组 过渡齿轮 压紧装置 液压马达 支撑端盖 减压 副齿轮 减速机 压绳器 张紧力 主齿轮 补油 压紧 | ||
1.一种带储绳装置的电液控制恒拉力绞盘,其特征在于该绞盘包括绞盘主体和储绳装置,其中,绞盘主体包括主摩擦筒装置总成、绳索自适应压紧装置、过渡齿轮、绳索、副摩擦筒装置总成和电液控制系统,所述主摩擦筒装置总成包括绞盘液压马达、带制动器减速机、主摩擦滚筒和主齿轮,副摩擦筒装置总成包括副摩擦滚筒、支撑端盖和副齿轮,所述主摩擦筒装置总成的主齿轮与过渡齿轮相啮合,过渡齿轮与副摩擦筒装置总成的副齿轮相啮合;所述绳索自适应压紧装置设在所述主摩擦筒装置总成一侧的绞盘出绳口和储绳装置入绳口处;所述电液控制系统包括多路阀组、主摩擦筒装置总成平衡阀组、压绳器自适应减压节流控制阀组、储绳装置平衡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储绳装置的电液控制恒拉力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绳装置与所述绞盘主体之间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储绳装置与所述绞盘主体之间无机械连接,可根据需要确定安装位置,使用时只须将绳索导入所述储绳装置中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储绳装置的电液控制恒拉力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绳装置包括储绳液压马达、制动器、传动轴、储绳滚筒,储绳装置平衡阀组装在所述储绳液压马达的油口上,所述储绳液压马达装在所述制动器上,电液控制系统给绞盘储绳装置供油时,所述储绳装置平衡阀组打开所述制动器进行制动,所述储绳液压马达通过所述制动器带动传动轴驱动储绳滚筒转动收、放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储绳装置的电液控制恒拉力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摩擦筒装置总成的绞盘液压马达装在带制动器减速机上,组成液压传动装置,带制动器减速机与主摩擦滚筒安装在一起,带制动器减速机的头部插入在主摩擦滚筒的筒孔内,主齿轮装在主摩擦滚筒另一端,主摩擦筒装置总成平衡阀组安装在液压马达进出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储绳装置的电液控制恒拉力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自适应压紧装置包括下固定座、压轮架、上固定座、压轮、油缸,下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主摩擦筒装置总成一侧的绞盘出绳口和储绳装置入绳口处的机架上,压轮架栓接于下固定座上,压轮架可以绕下固定座旋转,压轮装在压轮架中间,并可以转动,油缸连接在压轮架上端,油缸杆顶端栓接于上固定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储绳装置的电液控制恒拉力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摩擦筒装置总成的副摩擦滚筒与支撑端盖连接在一起,所述副摩擦筒装置总成的副齿轮装在副摩擦滚筒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储绳装置的电液控制恒拉力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组包括主体阀块、操纵杆、油口、电比例控制阀组,主体阀块与电比例控制阀组组合在一起,使得多路阀组能够远程无极变速,当需要手动操作时可将操纵杆安装在主体阀块上;其中,多路阀组中阀后补偿电比例控制负载敏感多路阀组油口包括出油口一、进油口一、进出油口一、进出油口二、进出油口三、进出油口四;多路阀组中出油口一连接泵回油口一,进油口一连接泵给油口;进出油口一连接进出油口十一、进出油口二连接进出油口十二组成多路阀组给储绳装置供油油路;进出油口三连接进出油口五、进出油口四连接进出油口六组成多路阀组给主摩擦筒装置总成供油油路;负载敏感口连接泵站控制油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储绳装置的电液控制恒拉力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摩擦筒装置总成平衡阀组的主摩擦筒装置总成平衡阀组油口包括进出油口五、进出油口六、泄油口一、阀块马达油口一、阀块马达油口二、制动器油口一、补油口一;主摩擦筒装置总成平衡阀组中泄油口一连接泵站回油二;阀块马达油口一与阀块马达油口二与绞盘液压马达两个油口连接;制动器油口一连接带制动器减速机上;补油口一连接泵回油口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诺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诺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39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车
- 下一篇:一种列车紧急疏散门防反转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