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的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8623.5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0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顺;孙文强;闵明坤;丁雨民;钟强;高亚龙;王曼;吕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4 | 分类号: | F28F1/04;B21D39/20;B21D5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1.一种同轴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管件,管件的截面为正X边形结构,使所述管件具有X个侧壁(W);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W)包括阳侧壁(Wx)和阴侧壁(Wy),所述阳侧壁(Wx)在整个周向上均匀布置,所述阴侧壁(Wy)由侧壁本体(10)构成,所述阳侧壁(Wx)由侧壁本体(10)和固定结构(20)构成;所述固定结构(20)是侧壁本体(10)外凸形成的结构,与所述侧壁本体(10)一体连接,固定结构(20)包括与侧壁本体(10)相连的支撑壁(20c)、与侧壁本体(10)不直接接触的固定壁(20a);所述支撑壁(20c)与固定壁(20a)直接相连或者通过过渡壁(20b)相连;X为正整数,且X≥4;通过固定结构(20)使得相邻的两个管件之间实现自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20c)为坡面状结构,所述固定壁(20a)为平顶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20c)的坡度(α)为15~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20c)的坡度(α)为3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20)通过胀压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胀压成型所用模具包括内模(310)、外模(320)以及外模的支撑模(330);所述外模(32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结构(20)相对应的成型槽(320-1);所述内模(310)包括芯体模件(311)、封闭模件(312)、和密封模件(313);封闭模件(312)构成所述内模(310)的主体部分并用于安装和固定所述的芯体模件(311);所述芯体模件(311)、封闭模件(312)和密封模件(313)形成一胀压空间(314),所述密封模件(313)衬垫在工件内壁上;所述芯体模具(311)具有一与所述胀压空间(314)相通的流道(311-2);所述胀压空间(314)与所述外模(320)的成型槽(320-1)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模件(311)包括芯体本体(311-1)和内部具有所述流道的输送管(311-2),芯体本体(311-1)具有一径向连接道,通过所述径向连接道使得所述流道与所述胀压空间(31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本体(311-1)的外壁为圆柱形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320)包括外模内壁(321)和外模外壁(322);外模内壁(321)上设置有所述的成型槽(320-1);所述外模外壁(322)包括两个径向对称设置的第一、第二坡面壁(323-1、323-3)和顶面壁(323-2);所述支撑模(330)为一组,每组两个,同组的两个支撑模(330)对称设置;每个支撑模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坡面壁(323-1、323-3)相匹配的形状,使得通过对同组的两个支撑模(330)施加相互靠近的力来稳固所述的外模(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6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热器以及温差发电机
- 下一篇:换热管组件、换热器以及制造换热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