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G-6铜包钢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4301.3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3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川;童新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元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H01B3/44;H01B13/00;H01B13/016;H01B13/14;H01B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g 包钢 同轴电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RG‑6铜包钢同轴电缆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RG‑6铜包钢同轴电缆,包括铜包钢导体、内皮层、发泡层和外皮层,用于制备内皮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表示的组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0.3‑0.7份;低密度聚乙烯23‑27份;用于制备发泡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表示的组分:HDPE 2911 23‑27份;HMA 23‑27份;低密度聚乙烯23‑27份;成核剂0.3‑0.7份;用于制备外皮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表示的组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0.3‑0.7份;低密度聚乙烯23‑27份。制得的RG‑6铜包钢同轴电缆具有传输衰减小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同轴电缆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G-6铜包钢同轴电缆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RG-6铜包钢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因为同轴电缆的低信号衰减特性,同轴电缆已被用来传输超高频信号。在高频波段中,同轴电缆具有诸如稳定的阻抗等良好特性。目前已在信号传输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在电缆行业内,同轴电缆可分为RG-58、RG-6、RG-11等规格,根据EN50117-2-4标准,RG-6规格同轴电缆的内芯线一般选用直径为1.02mm铜包钢为内导体。RG-6规格的同轴电缆的内皮层以及绝缘层一般分别以聚乙烯以及泡沫聚乙烯作为制作材料,由于聚乙烯以及泡沫聚乙烯的介电常数较小,以使RG-6规格的同轴电缆具有较小的传输衰减,提高RG-6规格同轴电缆的整体性能。
为了进一步降低同轴电缆的传输衰减,提高同轴电缆的总体性能,在电缆制备的工艺中多有改进,如公告号为CN101894999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7/8″铜铝复合管射频同轴电缆及制备方法,是一种射频通信同轴电缆,由聚乙烯防护层、环形皱纹铜或铝管外导体层、聚乙烯发泡绝缘层和铜铝复合管内导体构成多层结构,其中铜铝复合管内导体中空、外部为聚乙烯发泡绝缘层,在聚乙烯发泡绝缘层外有环形皱纹铜或铝管外导体层,在环形皱纹铜或铝管外导体层外面包裹有聚乙烯防护层。该发明的优点是电缆直径小,容纳对数大,高频性能好,同时有利于降低传输衰减。
又例如公告号为CN101821820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高发泡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发泡绝缘体、外导体以及护套。在该发明中,通过对50wt%~90wt%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10wt%~50wt%的LDPE(低密度聚乙烯)和0.1wt%~3wt%的成核剂的混合物进行气体发泡,从而形成所述绝缘体。
在上述技术中,虽然都选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备内层实心皮,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制备发泡层,来实现降低同轴电缆的传输衰减。然而,在实际试验中,当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100米长的RG-6铜包钢同轴电缆,采用网络分析仪检测该同轴电缆的性能,当输入频率为5MHZ时,得到的衰减一般在-5.0dB以上,仍难以提高同轴电缆信号传输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G-6铜包钢同轴电缆,具有降低传输衰减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同轴电缆信号传输质量。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G-6铜包钢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得的RG-6铜包钢同轴电缆具有传输衰减小、电缆线径稳定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RG-6铜包钢同轴电缆,包括铜包钢导体、内皮层、发泡层以及外皮层,所述铜包钢导体的直径为0.97-1.07mm;
用于制备所述内皮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表示的组分: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0.3-0.7份;
低密度聚乙烯23-27份;
用于制备所述发泡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表示的组分:
HDPE 2911 23-2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元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元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4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柔性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缆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