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桃仁护色装置及核桃仁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36678.4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9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耿树香;宁德鲁;贺娜;陈海云;徐田;马婷;缪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B9/26;A23B9/08;A23L33/125;A23L5/41;A23L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 |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仁 装置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核桃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 冻融法脱核桃仁内种皮
将新鲜核桃仁在-10℃~-18℃下冷冻5~12h,取出解冻后利用高压水冲去除核桃仁内种皮;
S2. 护色处理,获得护色核桃仁;
S3. 熬制糖浆,制备酱料
将黄油、奶油化开,并加入低聚异麦芽糖浆,然后加入茶多酚、维E,加热至完全融化,接着加入木糖醇、大蒜粉、食盐、鸡精、干酵母粉、咖喱酱、姜黄色素,慢火熬制香气溢出后备用;
S4. 混合
将步骤S2中制备好的护色核桃仁加入步骤S3制备好的酱料中,搅拌至每粒核桃仁均上酱均匀,获得上酱核桃仁;
S5. 真空冷冻干燥
将所述上酱核桃仁放入托盘中置于真空冷冻干燥箱冻结,冻结至共晶点以下,按冻干工艺要求进行干燥,当上酱核桃仁的含水率控制在3%~4%时结束干燥,获得最终成品;
其中步骤S2中,核桃仁护色装置包括:筒体、雾化装置、第一泵体、第二泵体、氮气源和制冷单元;
所述筒体竖直设置,内部设有圆柱状的输送通道;
所述输送通道内设置有用于输送核桃仁的输送绞龙;
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
所述第一泵体一端与所述氮气源连通,所述第一泵体另一端通过输气管路与筒体的所述进气口连通,用于将所述氮气源内的氮气泵入所述筒体内;
所述制冷单元用于对氮气进行制冷处理,进而控制泵入所述筒体内的氮气温度在设定0.1-5℃的范围内;
所述雾化装置的喷雾口与所述输气管路连通,用于将护色剂雾化后喷入所述输气管路中,雾化的护色剂随氮气通过所述进气口输入所述筒体内输送通道内;
所述输送绞龙包括中心轴体,所述中心轴体内部中空设置有抽气通道,所述中心轴体侧壁上设置有抽气孔,抽气通道的一端设置排气口,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与第二泵体连接;第二泵体依次通过抽气孔、所述抽气通道和排气口将输送通道内的气体抽出,并用于工作时维持输送通道内的压力值为0.01~0.05MPa;
在所述筒体的周向上,多个所述进气口均匀布设;在垂直于所述输送通道的截面上,携带着护色剂分子的氮气沿筒体的径向移动,护色剂分子触碰到核桃仁后沉降并附着在核桃仁表面;
在包含筒体中心轴线的投影截面上,所述进气口倾斜向下设置,自所述进气口喷出的氮气倾斜向下喷向输送绞龙上的核桃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料的原料组份的质量配比为:脱衣鲜核桃仁90-120份,木糖醇1.5-2.1份,大蒜粉0.15-0.21份,黄油13-15份,奶油3.0-4.5份,食盐0.45-0.47份,低聚异麦芽糖浆9.0-10.0份,鸡精0.45-0.50份,干酵母粉0.78-0.82份,咖喱酱12-14份,姜黄色素0.4-0.5份,茶多酚0.06-0.08份,维生素E 0.02-0.0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轴向上,多个所述进气口均匀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在所述筒体下端设置有进料口,在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核桃仁在所述输送绞龙的推动下自下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绞龙还包括围绕所述中心轴体螺旋盘绕设置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上密布有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色剂为食用柠檬酸和维生素C混合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用于检测被吹去所述筒体内氮气的温度值;
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制冷装置连接,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值来控制制冷装置工作,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反馈和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为超声波雾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66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伯爵茶鸡汤
- 下一篇:一种富集DHA和γ-氨基丁酸的汉麻籽芽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