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旋转区域候选网络的焊缝自主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5404.3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4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张訸;王程;朱世强;肖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60;G06T7/66;G06K9/6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旋转 区域 候选 网络 焊缝 自主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区域候选网络的焊缝自主识别方法,将焊缝识别的四大主要步骤(图像预处理、阈值分割、识别焊缝、拟合焊缝)整合在一个深度神经网络下,对复杂场景下的多类型焊缝,实现了准确、快速、端到端的识别。网络的核心在于针对焊缝方向特征的区域候选网络,通过引入网络中锚点框的倾角参数,消除了水平候选区域带来的歧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转区域候选网络的焊缝自主识别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设备通常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焊缝的高质量焊接和定期保养是保持其强度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的焊接和焊缝探伤,通常由人工作业完成。然而,人工作业依赖工人的技艺,作业质量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另外,焊接过程中的高温、有害气体等易对工人产生危害;大型设备的焊接与保养,不仅需要脚手架、高空作业等额外辅助设备,而且高空作业存在较高的坠落伤亡隐患。
因此,使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执行焊缝的无人自主焊接及保养任务,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措施,可以提高焊接及保养作业的精度与效率,并能够在人工无法作业的极端条件下工作。而无人自主焊缝焊接及保养作业的前提是要实现对焊缝的准确识别。由于图像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基于图像的焊缝识别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传统的焊缝识别方式通常分为四步:图像预处理、阈值分割、检测焊缝、拟合焊缝。
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将原始彩色图像转为灰度图像,并消除图像中的噪声。不同类型的噪声,适用于不同的滤波方式。
阈值分割。阈值分割将图像分为目标和背景两部分区域。通过分析图像的灰度分布,选取合适的阈值。该阈值在灰度分布直方图上,将灰度显著地分为两部分。然而,对于焊缝和背景灰度差异不大的焊缝类型,阈值分割的效果将会很差。尤其是由于污渍和锈迹的存在,使得焊缝的灰度产生较大的变化,这类变化无法被自适应阈值分割所识别,造成分割焊缝的效果不佳。
检测焊缝。检测焊缝通常使用边缘检测的方式,Hough变换通常只适用于焊接过程的焊缝线提取。对于焊接后的焊缝检测,通常使用边缘检测技术。然而边缘检测的效果极度依赖图像中物体的纹理信息,如果阈值分割后焊缝的边缘和周围物体的边缘界限不明显,会给焊缝的边缘定位带来极大的误差,甚至丢失焊缝目标。
拟合焊缝。提取焊缝的特征通常是通过焊缝的边沿坐标,计算得到焊缝中心的坐标,进而拟合出焊缝中心线。
实际上,实现自主识别焊缝仍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现存的问题包括:光照与阴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焊缝种类对识别算法适应能力的挑战、锈迹或污渍对焊缝目标的干扰或遮盖等等。根据上述传统焊缝检测方法的分析可知,基于图像形态学处理和专家算法的焊缝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缺陷:传统的焊缝检测瓶颈在于检测焊缝的能力,对于复杂环境下的不同种类焊缝,传统焊缝检测方法易失去目标或提取错误目标。因此,仍然需要一种快速且通用、可以应对具有不同特征焊缝的检测方式或模型。近几年,神经网络在目标检测上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尤其是复杂背景下多类目标的检测。
R-CNN首次提出了使用选择性搜索提取候选框,避免了旧算法在每个像素上生成候选框,相比后者大幅度减小了卷积网络的计算量。但R-CNN需要对不同尺寸的候选框进行裁剪或拉伸操作,使其成为同一固定尺寸,然后在提取候选框内的特征图,最后送入分类和边界回归网络,不仅耗费时间,还会造成图像数据的丢失或几何的失真。
SPP-Net引入了金字塔思想,通过SPP层将不同尺度的候选框输出成同一尺度的候选框,且不丢失原图的信息。另外,相比R-CNN,SPP-Net只对原图像进行一次卷积操作提取特征图,在这一部分比R-CNN有100倍左右的提速。但SPP-Net的网络层数仍较多,关键的步骤没有得到本质的简化,计算量仍是影响其时间的主要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5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足底压力图像配准方法
- 下一篇:模具监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