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带钢目标板形曲线的设定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7827.0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5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梁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带钢 目标 曲线 设定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带钢目标板形曲线的设定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所述冷轧带钢目标板形曲线的设定方法通过先建立目标板形曲线模型,再根据带钢的实测参数及下游处理工序得到带钢的目标板形曲线,最后根据内应力平衡条件确定用于板形反馈控制的目标板形分布。本发明通过目标板形曲线模型,提供了多种基准目标板形曲线,能适应不同下游处理工序、钢种、宽度和厚度带钢轧制的情况,利于提高后续板形质量,并将预先给定的曲线系数存于数据库中,实现了全自动设定;结合现场的实测数据来确定温度补偿曲线和卷取张力补偿曲线,进行实时动态补偿,提高了补偿的准确性;通过内应力平衡条件确定目标板形分布,为获得理想的目标实物板形质量提供了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带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轧带钢目标板形曲线的设定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汽车、家用电器、电子、军工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对冷轧板带材的板形质量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如汽车用钢板和镀锡钢板,一般要求平直度在5IU左右,电工钢板则要求平直度在3IU以内。随着冷轧板带材强度的提高和厚度的进一步减薄,板形问题成为了冷轧板带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标板形曲线实质是轧后带材内部残余应力沿带钢宽度方向上的分布曲线,代表轧后带钢的板形状况,反映了生产者所期望的实物板形质量。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冷轧板带材产品,现代冷轧生产企业广泛采用了先进的板形反馈控制系统。目前的板形反馈控制系统已具有极高的控制精度,能够将平直度偏差稳定控制在5IU以内,但由于目标板形曲线设定得不合理,导致无法获得理想板形质量的情况比比皆是。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板形反馈控制系统只提供有限的目标板形曲线,很难适应不同钢种、宽度和厚度带钢轧制的情况,并且几乎没有考虑到下游处理工序对板形的不同要求,难以充分发挥下游生产机组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虽然目标板形曲线也考虑了对温度分布不均和卷取张力分布不均的补偿,但这些补偿曲线的系数通常由经验给定,对卷取张力往往采取静态补偿的方式,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难以获得理想的实物板形质量。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获得理想板形质量的目标板形曲线设定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标板形曲线设定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目标板形曲线设定不合理而引起的板形质量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带钢目标板形曲线的设定方法,包括步骤:
建立基准目标曲线模型、温度补偿曲线模型及卷取张力补偿曲线模型;
根据带钢的下游处理工序和所述带钢的实测参数,确定对应的基准目标曲线、温度补偿曲线及卷取张力补偿曲线,得到所述带钢的目标板形曲线;以及
根据所述带钢的目标板形曲线及内应力平衡条件确定用于板形反馈控制的目标板形分布。
可选地,所述根据带钢的下游处理工序和所述带钢的实测参数,确定对应的基准目标曲线、温度补偿曲线及卷取张力补偿曲线,得到所述带钢的目标板形曲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带钢的下游处理工序、钢种、宽度以及厚度,确定所述基准目标曲线;
采集所述带钢的横向温度分布,并将其代入所述温度补偿曲线模型,确定所述温度补偿曲线;
采集所述带钢的板凸度,并将其代入所述卷取张力补偿曲线模型,确定所述卷取张力补偿曲线;以及
将所述基准目标曲线、温度补偿曲线及卷取张力补偿曲线相叠加,得到所述带钢的目标板形曲线。
可选地,所述基准目标曲线模型为六次多项式函数,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7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轧辊装配的定位工具
- 下一篇:一种防止带钢轧制边裂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