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板簧的模态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9862.8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2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史文库;刘鹤龙;陈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3/2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板簧的模态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复合材料板簧模型,计算复合材料板簧截面的中性层位移系数λ;步骤二、根据中性层位移系数λ计算复合材料板簧截面的抗弯刚度;步骤三、将复合材料板簧沿板簧的长度方向离散成多个单元,求解单元的质量矩阵和单元的刚度矩阵,确定板簧整体的质量矩阵和板簧整体的刚度矩阵;步骤四、根据所述板簧系统的质量矩阵和所述板簧系统的刚度矩阵,确定板簧弯曲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板簧的模态预测方法,可操作性强,板簧模型的修改方便快捷,且计算的效率较快、精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板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簧的模态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短缺问题和环境危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安全、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人们对汽车的基本要求,因此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汽车上用的复合材料板簧基本上都是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板簧,其不仅轻量化优势明显,而且具有疲劳寿命高、减振性能好、安全性高的特点,装车后能降低汽车的非簧载质量,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已经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复合材料板簧会受到路面、发动机等产生的振动激励。如何在复合材料板簧开发初期准确预测复合材料板簧的模态,并使复合材料板簧的固有频率避开外界激励的频率范围,最终避免复合材料板簧与外界激励耦合发生共振,这对保证复合材料板簧的疲劳寿命及整车的NVH性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复合材料板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板簧的结构、刚度、损伤、疲劳性能方面,与复合材料板簧模态相关的报道较少。现在应用较多的是利用有限元软件(如ABAQUS、ANSYS等)对复合材料板簧进行建模分析,而在复合材料板簧的正向开发设计时,为了得到较满意的设计结果,可能需要对复合材料板簧的参数进行反复的修改设计,采用有限元软件的方法需要修改模型、重新划分网格、计算、后处理等过程,这样显然增加了后续优化的难度,很难获得最优的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板簧的模态预测方法,该方法在板簧设计过程中能够准确预测板簧的模态,并且计算效率高,板簧模型修改方便快捷。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材料板簧的模态预测方法,包括:
步骤一、建立复合材料板簧模型,计算复合材料板簧截面的中性层位移系数λ;
步骤二、计算复合材料板簧截面的抗弯刚度:
其中,
式中,b为截面的宽度,n1为板簧截面中复合材料部分受拉区域总层数,n2为板簧截面中复合材料部分受压区域总层数,为板簧截面中复合材料部分受拉区域第k1层的偏轴弹性模量,为板簧截面中复合材料部分受压区域第k2层的偏轴弹性模量;p、q分别截面金属部分为受拉、压区域的截面厚度,tm、cm分别为板簧截面中金属部分受拉、受压的位置相对于中性层的距离;δ为板簧截面中复合材料的单层厚度,t为板簧截面的厚度;λ为中性层位移系数;
步骤三、将复合材料板簧沿板簧的长度方向离散成多个单元,求解单元的质量矩阵和单元的刚度矩阵,确定板簧整体的质量矩阵和板簧整体的刚度矩阵;
步骤四、根据所述板簧系统的质量矩阵和所述板簧系统的刚度矩阵,确定板簧弯曲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
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一中,通过建立复合材料板簧截面的中性层位移系数方程,并且求解所述中性层位移系数方程得到中性层位移系数λ;
其中,簧身部分的中性层位移系数方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9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