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基抗氧化中温合金封接焊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9532.9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5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晏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日月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1/03;B23K35/30;B23K35/4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料 抗氧化 封接 铜基 中温 制备 合金 退火 抗氧化性能 质量百分比 封接材料 防腐蚀 流淌性 熔炼 精加工 车削 固溶 回火 冷轧 焊接 铸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基抗氧化中温合金封接焊料,所述焊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Ag 25~30%,Ge 5~10%,In 3~8%,Ga 2~5%,Si 1~3%,Co 0.5~1%,Y 0.2~0.5%,Ce 0.2~0.5%,B 0.1~0.3%,Cr 0.1~0.3%,余量为铜;其制备方法为熔炼、铸造、固溶、时效、车削、冷轧、回火、退火及精加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封接材料具有焊接温度低,抗氧化性能好、流淌性好,防腐蚀、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电子行业中真空电子管的封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基抗氧化中温合金封接焊料。
背景技术
在电真空封接领域,真空电子管部件的封装包括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陶瓷的连接。传统的银基合金焊料具有力学性能好、润湿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好,是金属与陶瓷最佳封装材料。贵金属银价格高,大大增加了焊料的成本。铜基合金蒸汽压低,高温强度好,与多种金属间的润湿性好,可作为多种金属连接材料。但是,铜基合金熔点高、易氧化,无法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人提供了一种铜基抗氧化中温合金封接焊料。本发明针对铜基合金熔点高、易氧化的缺陷,进一步优化了铜基合金焊料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基抗氧化中温合金封接焊料,所述焊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Ag 25~30%,Ge 5~10%,In 3~8%,Ga 2~5%,Si 1~3%,Co 0.5~1%,Y 0.2~0.5%,Ce 0.2~0.5%,B 0.1~0.3%,Cr 0.1~0.3%,余量为铜。
一种所的铜基抗氧化中温合金封接焊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Ge、Co原料放入真空熔炼炉中熔炼制备GeCo中间合金;
(2)将步骤(1)中制备好的GeCo中间合金与Cu、Ag、In、Si、Ga、Y、Ce、B、Cr原料按配比一同放入真空熔炼炉中,炉内真空度达到0.04~0.4Pa后,再将炉内加热到1300~1400℃,保温30~40分钟,待完全合金液完全熔化后,将炉内温度降至1000~1100℃后,合金液浇铸定型模具内,循环水冷却温度至室温后,将所需的铸锭从真空炉内去取出;
(3)将步骤(2)中得到的铸锭在真空退火炉内固溶处理,温度设置为500~550℃,保温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铸锭;
(4)将步骤(3)退火处理后的铸锭进行车剥,以去除铸锭表面的脏污及氧化层;
(5)将步骤(4)处理后的铸锭热轧开坯,温度设置为冷轧制500℃~550℃,保温时间设置为1~2h,带材厚度热轧至3~4mm;
(6)将步骤(5)带材进行冷轧处理,带材变形量控制在8~10%,相邻道次间进行真空退火处理,温度设置450℃~500℃,保温1~2h;
(7)将步骤(6)带材轧制1~2mm后,带材变形量控制在6~8%,每两道次间进行真空退火处理,退火温度400℃~450℃,保温0.5~1h,带材轧制到0.1mm后将其进行冲压出所需形状的产品。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制备的铜基多元合金焊料熔点低,抗氧化性好,完全取代了AgCu28焊料。
本发明制备铜基多元合金焊料,稀土元素Y的添加,抑制了合金中Ag3In和Ag6.7In脆性中间相生成,大大提升了合金的加工性能,同时通过固溶强化作用,增加了合金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制备铜基多元合金焊料,微量Ce和Cr的加入,Ce和Cr的结合阻碍了合金晶粒长大,从而细化晶粒,降低了合金固溶处理后的硬度,改善了加工性能,提升了合金失效后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日月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日月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95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