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7111.2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伦;黄士展;朱明辉;陈志昌;熊开先;王慧绮;苏汶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9F9/00;G02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发光组件、光学功能膜和扩散膜。发光组件设置于显示面板之下;光学功能膜设置于显示面板与发光组件之间,发光组件所发射出的光至少部分穿透光学功能膜;扩散膜设置于显示面板与发光组件之间,且扩散膜的雾度大于85%,厚度介于0.1mm‑0.3mm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关于一种显示设备,特别是关于具有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于目前的电子设备中,为使电子设备可向用户传递信息,及/或让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可进行直觉式地互动方式,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设备已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设备的要求则是更趋严格,例如希望显示设备可具有更广的色域、更佳的色彩鲜艳度,或是更高的动态对比度,以使画面可具有更多的细节,故目前对于显示设备仍有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发光组件、光学功能膜和扩散膜。发光组件设置于显示面板之下;光学功能膜设置于显示面板与发光组件之间,发光组件所发射出的光至少部分穿透光学功能膜;扩散膜设置于显示面板与发光组件之间,且扩散膜的雾度大于85%,厚度介于0.1mm-0.3mm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膜设置于所述光学功能膜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发射出蓝光,且所述光学功能膜为一蓝光穿透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更包括一波长转换层,所述波长转换层设置于所述蓝光穿透膜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功能膜为一半穿透半反射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半穿透半反射膜为多层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发射出白光,且所述光学功能膜设置于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更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发光组件下方的一反射层,且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范围为0.8至0.9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膜靠近所述发光组件的一侧具有一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具有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一凹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凹口的剖面为三角形、拱形、或梯形。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的低动态对比度成因说明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显示设备剖面示意图,以及其原理的说明示意图。
图3、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显示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5、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显示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显示设备剖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个别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 基板
102 显示面板
103 发光组件
104 光学功能膜
104a 蓝光穿透膜
104b 半穿透半反射膜
105 扩散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7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