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95989.0 | 申请日: | 201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1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侯立威;吴志能;胡三元;廖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H01F1/42;C08F257/02;C08F212/36;C08K3/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87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苯乙烯 磁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线性纳米聚苯乙烯微球分散到含有还原剂的铁盐溶液中,先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自组装反应,然后用酸将表面的磁性粒子溶解掉,再用DVB修饰微球表面,得到了一种粒径分布窄、磁响应性好、单分散性良好、颗粒磁含量一致、磁性粒子包埋效果良好、表面光滑、球形度高的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同时该方法具有简单易控、产品批次一致性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在生物检测、提纯等方面有很多重要的运用,目前主要通过包埋法、分散聚合法、原位法等方法制备。其中包埋法、分散聚合法都是先制备纳米磁流体再进行包覆,得到的微球粒径分布较宽、磁响应不一致、表面缺陷多等。而原位法是先制备聚苯乙烯(PS)微球,经过溶胀后将铁离子吸附到内部,再反应生成磁性粒子,该方法制备的微球虽然粒径均一,但是工艺过程麻烦,不易控制,而且由于吸附的铁离子含量低,磁响应性较差。同时,这些磁珠都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超声破坏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球形度高、单分散性好、磁响应性好、表面光滑、方法简单的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合成线性纳米聚苯乙烯微球;
S2:将S1得到的线性纳米聚苯乙烯微球与碱性试剂在有机溶剂X中分散,形成乳液A;将铁盐、水与有机溶剂X混合,形成溶液B;乳液A和溶液B混合,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均一乳液后,在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制得磁性复合微球:
S3:将S2得到的磁性复合微球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去除表面裸露的磁性粒子;
S4:将S3处理后的磁性复合微球进行表面交联修饰,得到产品。
具体地,所述S1中合成线性纳米聚苯乙烯微球的方法为:将苯乙烯单体与水、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加入引发剂,保护性气氛条件下升温至60-100℃反应4-20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滴加铁盐溶液使之絮凝,离心去除上清液,洗涤沉淀,得到线性纳米聚苯乙烯微球;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硬脂酸钠;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二异丙苯或过硫酸钾;所述铁盐为FeCl3、Fe(NO3)3、Fe2(SO4)3或它们的结晶水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S2中的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氨水;所述S2中的铁盐为FeCl3、Fe(NO3)3、Fe2(SO4)3或它们的结晶水合物;所述S2中的有机溶剂X为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丁二醇或新戊二醇;所述S2中的表面活性剂为无水乙酸钠、乙酸钾、丙酸钠或油酸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S2中乳液A是将S1得到的线性纳米聚苯乙烯微球均匀分散到氢氧化钠的乙二醇溶液中,剧烈搅拌,再进行超声得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S2中溶液B是将乙二醇、六水三氯化铁与水混合后,再进行超声得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S2中的反应温度为150℃-250℃,反应体系压力为0.3MPa~3Mpa,反应时间为5-20h。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S2中压力为0.3MPa~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