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集卡的仿真测试方法、装置及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2040.5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1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奚浩晨;徐磊;张璐;梁伟铭;张显宏;徐龙舟;王泽宝;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仿真 测试 方法 装置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集卡的仿真测试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对目标智能集卡的仿真测试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仿真测试请求包含的仿真参数;依据所述仿真参数,构建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目标交通场景和目标交通流;依据所述目标交通场景的类型,确定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的车辆控制信号;依据所述车辆控制信号,在所述目标交通场景和所述目标交通流下对所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进行仿真。上述的测试方法,通过建立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目标交通场景和目标交通流,通过与所述目标交通场景类型对应的车辆控制信号,在所述目标交通场景和所述目标交通流下对所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进行仿真,不需要采用集装箱卡车进行大规模的场地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真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集卡的仿真测试方法、装置及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码头平均每月会发生1-2起安全事故。因此为了提升码头作业的效率及安全性,使用智能集卡在码头进行无人驾驶作业势在必行。另外相比自动驾驶乘用车,自动驾驶卡车是更容易落地的场景,也是更容易商业化的场景。除港口、矿区等适合自动驾驶的封闭场景外,卡车在高速公路较开放交通场景有更长的行驶时间,场景相对单一,更适合自动驾驶落地。
2016年兰德智库研究表明L5自动驾驶上路需要经历110亿英里测试。自动驾驶的落地上路必须累计大量的测试里程,数据才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自动驾驶在减少伤亡事故方面的可靠性。然而,集装箱卡车调度困难,场地灵活性低,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场地测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集卡的仿真测试方法、装置及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驾驶的落地上路必须累计大量的测试里程,数据才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自动驾驶在减少伤亡事故方面的可靠性。然而,集装箱卡车调度困难,场地灵活性低,难以在码头内进行大规模的场地测试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集卡的仿真测试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对目标智能集卡的仿真测试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仿真测试请求包含的仿真参数;
依据所述仿真参数,构建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目标交通场景和目标交通流;
依据所述目标交通场景的类型,确定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的车辆控制信号;
依据所述车辆控制信号,在所述目标交通场景和所述目标交通流下对所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进行仿真。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依据所述目标交通场景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的车辆控制信号包括:
依据与所述类型对应的传感器数据,规划所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的行驶路径;
获取所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的原车信号数据;
依据所述原车信号数据和所述行驶路径,确定所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的车辆控制信号。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依据与所述类型对应的传感器数据,规划所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的行驶路径,包括:
当所述目标交通场景为高速公路场景的情况下,获取交通流密度、车道线位置、建筑物位置和障碍物位置;
依据所述交通流密度、所述车道线位置、所述建筑物位置和所述障碍物位置,规划多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的行驶路径。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依据与所述类型对应的传感器数据,规划所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的行驶路径,包括:
当所述目标交通场景为港口园区泊车场景的情况下,获取库位四个角点的坐标信息;
依据所述坐标信息,规划所述目标智能集卡模型的泊车路径。
一种智能集卡的仿真测试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对目标智能集卡的仿真测试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仿真测试请求包含的仿真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2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