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配电网运行效率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1521.4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2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白浩;于力;袁智勇;张斌;史训涛;姜臻;陈柔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8;H02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史翠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配电网 运行 效率 评价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配电网运行效率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先建立有源配电网中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出力概率模型和负荷功率模型,再依据各出力概率模型、各分布式发电系统之间的出力相关性以及负荷功率模型进行概率潮流计算,得到节点电压概率密度函数和支路潮流概率密度函数,考虑到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结合节点电压概率密度函数、支路潮流概率密度函数以及置信区间法计算得到有源配电网中各设备的实际负载率区间,输出设备的实际负载率区间和设备的合理负载率之间的比值作为设备的运行效率,取得了对接入了分布式电源的有源配电网的运行效率更准确的评估结果,为有源配电网的资源调控提供了有益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源配电网运行效率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配电网作为电能生产、传输和使用的重要环节,是联系用户与发、输电系统的纽带,科学、合理地评估配电网的运行效率是当前城市配电网评估发展的关键部分。另外,大规模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主要影响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系统可靠性。衡量电能质量的标准是电压、波形和频率这个三方面。当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会使系统中各个节点电压发生偏移,功率分布也将随之改变,从而影响有源配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率。因此,合理评估有源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运行效率也逐渐成为评估有源配电网的一项主要指标。
然而,目前对于有源配电网运行效率的评估还是采用传统的配电网评估方式,主要针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电能质量等进行单项指标的技术可行性评估,采用DEA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从不同侧面评估配电网的运行水平,建立配电网设备运行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且忽略了大规模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缺乏对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特征的研究,导致对有源配电网运行效率评估的不准确。
如何将分布式电源的特性加入有源配电网运行效率的评估中,取得对接入了分布式电源的现代有源配电网的运行效率更准确的评估结果,从而为有源配电网的资源调控提供有益参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配电网运行效率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将分布式电源的特性加入有源配电网运行效率的评估中,取得对接入了分布式电源的现代有源配电网的运行效率更准确的评估结果,从而为有源配电网的资源调控提供有益参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配电网运行效率的评价方法,包括:
建立有源配电网中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出力概率模型和负荷功率模型;
依据各所述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出力概率模型、各所述分布式发电系统之间的出力相关性以及所述负荷功率模型进行概率潮流计算,得到节点电压概率密度函数和支路潮流概率密度函数;
结合所述节点电压概率密度函数和所述支路潮流概率密度函数以及置信区间法计算得到所述有源配电网中各设备的实际负载率区间;
输出所述设备的实际负载率区间和所述设备的合理负载率之间的比值作为所述设备的运行效率。
可选的,建立所述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出力概率模型,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的数据样本;
对所述数据样本进行校验,以确定所述分布式发电系统适用的出力概率模型的类型;
根据所述出力概率模型的类型建立所述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出力概率模型。
可选的,当所述分布式发电系统具体为光伏发电系统时,所述对所述数据样本进行校验,以确定所述分布式发电系统适用的出力概率模型的类型,具体包括:
对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数据样本进行卡方检验,
得到所述数据样本的卡方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1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