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发酵复合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1303.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8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郭芳先;韩威华;陈永科;刘镇;王于玺;肖发沂;马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苏柯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12N9/42;C12N9/24;C02F11/02;C12R1/125;C12R1/10;C12R1/11;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吕翠莲 |
地址: | 26104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发酵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发酵复合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枯草芽孢杆菌CICC10088、枯草芽孢杆菌ACCC10157、地衣芽孢杆菌CICC19372、巨大芽孢杆菌、长柄木霉ACCC30150、木聚糖酶。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菌发酵污泥,污泥含水率降低38%以上,污泥质量降低50%以上,体积减少20%以上,消除污泥恶臭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发酵复合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泥好氧发酵是一种无害化、减容化、稳定化的污泥综合处理技术,亦称好氧堆肥技术。它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泥中有机物分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热量,可使堆料层温度升高至55℃以上,能有效杀灭病原体、寄生虫卵和病毒,提高污泥肥分。污泥发酵成品利用途径主要有:农田利用、林地利用、园林绿化利用、废弃矿场的土地修复、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等,由于污泥农用与人类食物链发生关系,所以污泥发酵后的产品应限制农用。好氧发酵技术以其低投资、低运行费用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适用范围广阔。困扰污泥发酵技术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是污泥成分复杂,且易造成重金属污染等。
CN201610879729.X公开的一种采用复合菌种进行污泥好氧发酵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菌种为高效复合菌种WTB,具体方法是:1.发酵原料采用城镇污水厂脱水污泥、辅料采用秸秆、稻壳、花生壳等农作物废料,以及发酵后的返料或成品料等、复合菌种WTB;2.首先将复合菌种WTB经过8~12h活化后得到活化后的菌种WTB待用;3.将活化后的菌种WTB按脱水污泥的0.03%~0.1%喷洒于城镇污水厂脱水污泥表面,然后将喷洒有活化后的菌种WTB的污泥和所述辅料按重量比为4:1~1:1的比例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多段回转发酵舱进行好氧发酵。本发明缩短发酵周期至7天左右,较传统发酵周期缩短了2/3,大大提高了污泥发酵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辅料的添加量,提高了发酵产品质量,污泥减量化显著。
上述现有技术的污泥发酵复合菌还存在以下技术缺陷:污泥含水率降低较少,污泥质量和体积降低较少,污泥的恶臭味难以消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发酵复合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要达到以下发明目的:污泥含水率降低38%以上,污泥质量降低50%以上,体积减少20%以上,消除污泥恶臭味。
为达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泥发酵复合菌,以重量份计,原料包括:
枯草芽孢杆菌CICC10088干粉 15-25份
枯草芽孢杆菌ACCC10157干粉 10-20份
地衣芽孢杆菌CICC19372干粉 10-25份
巨大芽孢杆菌干粉 10-20份
长柄木霉ACCC30150干粉 8-15份
硝化细菌干粉 5-15份
脱氮硫杆菌干粉 5-10份
木聚糖酶 5-10份
纤维素酶 10-20份。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CICC10088干粉,即为枯草芽孢杆菌CICC10088休眠体微生物干粉;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ACCC10157干粉,即为枯草芽孢杆菌ACCC10157休眠体微生物干粉;
所述地衣芽孢杆菌CICC19372干粉,即为地衣芽孢杆菌CICC19372休眠体微生物干粉;
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干粉,即为巨大芽孢杆菌休眠体微生物干粉;
所述长柄木霉ACCC30150干粉,即为长柄木霉ACCC30150的休眠体微生物干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苏柯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苏柯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1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