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附近外壳修补的液态金属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6632.6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启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8/00 | 分类号: | C22C28/00;C22C1/02;B22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补 汽车发动机 液态金属 重量百分比 促进作用 合金组成 汽车表面 汽车领域 产业化 划痕 简易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附近外壳修补的液态金属及其工艺。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组成为:Ta:0.3‑0.5wt.%,Hf:0.1‑0.2wt.%,Si:0.5‑0.8wt.%,Sb:4.0‑6.0wt.%,Bi:1.0‑3.0wt.%,Cu:4.0‑6.0wt.%,Sn:60.0‑70.0wt.%,余量为铟。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简易的修补汽车表面划痕的材料及其工艺,可以解决目前汽车领域在使用中的难题。可以预计,该材料的成功实施和产业化会在获得极大经济价值的同时对相关的领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铟合金。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或者停放的过程中容易遭受外力的冲击而在表面产生划痕。一般说来,这些使用的缺陷分为三种类型:(1)轻度划痕。车漆上留下一道明显的划痕、但是手摸上去感觉不出来,只是损伤了车漆表面的透明层。(2)中度划痕。较重一些的划痕,则直接损伤到底漆层,可明显摸到划痕凹下。(3)深度划痕。深度划痕是更重的划痕,已经露出了车身金属板,且金属板有很大的下凹。
对于轻度划痕,把少量细砂蜡或划痕蜡涂在划痕处或干净的毛巾上,沿着划痕反复用力擦拭,直到划痕彻底消除后用上光蜡抛光。以上方法对轻度划痕可完全去除。对于中度划痕,通常使用补漆笔。在细小的划痕或油漆剥落处,用补漆笔修补即可掩盖及填平划痕,且具有防止生锈的功能。对于深度划痕,由于金属板已经发生了塑形变形,产生了凹凸和沟槽,因而修补的方法非常的繁琐。通常保险的办法是在这些缺陷处填充具有一定硬度的高分子混合物,然后在其上再使用处理轻度划痕和中度划痕的方法。
考虑到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多样性以及行驶过程中经受的振动,采用高分子混合物的方法尽管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小于3年)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从长期的使用角度讲,高分子混合物本身的使用寿命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过大导致的与基体脱离会大大降低该方法使用的效果。从市场角度而言,急需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更高级方案。
液态金属是一种新型的合金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熔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研领域。(1)在散热领域,液态金属可以制备成热界面材料用于芯片和散热器之间的散热桥梁。(2)在生物领域,液态金属可以用于制备骨泥材料用于修复断骨。(3)在电子器件领域,液态金属可以用于制备柔性导线和柔性天线而在国防工业发挥重大的作用。
液态金属用于修复汽车上的深度划痕是一种全新的使用方法,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处于汽车修复领域的前沿阵地。本专利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外壳的修复用液态金属材料。该材料不仅与基体铁合金具有极其优异的结合力,当在涂覆过程中的大温度变化范围内具有比较恒定的固-液两相比例。这种特性使得该材料在用于加热后的涂覆中大大简化了操作,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附近外壳修补的液态金属及其工艺。由于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发热量大,因而发动机周围的汽车外壳的温度要比其它区域的温度高几十度。本专利申请保护的合金材料,在手持热源的作用下可以很方便的填充汽车表面的划痕和凹坑,并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维持固-液两相的比例,从而有利于缺陷的填充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附近外壳修补的液态金属及其工艺。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组成为Ta:0.3-0.5wt.%,Hf:0.1-0.2wt.%,Si:0.5-0.8wt.%,Sb:4.0-6.0wt.%,Bi:1.0-3.0wt.%,Cu:4.0-6.0wt.%,Sn:60.0-70.0wt.%,余量为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启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启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6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硬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微量钴的超粗碳化钨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