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分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6439.2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淼;闫琳;李晨;于天水;赵航;江浩;潘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36;B07C5/38;B07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格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35 | 代理人: | 潘珺;吕露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高新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拣单元 传送带 视觉识别 自动分拣装置 供料单元 控制器 产品分拣 从动辊筒 翻面机构 分拣组件 出料斗 采集 单元电连接 图片传送 主动辊筒 翻面 分级 分拣 体高 图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拣装置,包括供料单元、翻面机构、视觉识别单元、分拣单元和控制器,翻面机构包括主动辊筒、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从动辊筒和至少两个第二从动辊筒,将供料单元提供的产品进行翻面并输送至分拣单元;供料单元,将产品送至第一传送带;视觉识别单元,采集产品的图片,并将采集的图片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与分拣单元和视觉识别单元电连接,控制视觉识别单元采集其图片,控制分拣单元按其分级分拣产品;分拣单元,包括出料斗和分拣组件,分拣组件将第二传送带输送过来的产品分拣至出料斗。本发明公开的自动分拣装置体高了产品分拣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分拣设备都用到了视觉识别技术,以提高分拣的质量和效率,在一些分拣设备中,会对产品的两面进行视觉识别,现有的分拣设备多数会采用旋转轴用电机驱动其旋转的方式对产品进行翻面,但是这种方式有以下不足:一、旋转的过程可能会让产品产生移动,识别的两个面可能不属于同一个产品,分拣的质量很低;二、需要等当前图片采集完成才能对下一组产品进行旋转翻面,此过程耗时较长,分拣的效率比较低下。在另一些场合,为了实现对产品的两面识别,还可能将待分拣产品放置在玻璃板上,并在玻璃板的上、下方设置视觉识别单元以分别识别产品的正反两面。但是,若玻璃板的一面有水雾或者污渍等,上、下方视觉识别单元都会得到不准确的图片,会极大影响视觉识别结果,从而影响分拣结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自动分拣装置。
一种自动分拣装置,包括供料单元、翻面机构、视觉识别单元、分拣单元和控制器,其中:
翻面机构包括主动辊筒、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从动辊筒和至少两个第二从动辊筒,所述主动辊筒的圆周中间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传送带套在所述第一从动辊筒和所述固定槽上,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面套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从动辊筒上,第二传送带的另一面绕在主动辊筒两端的圆周上,第一传送带将待分拣产品向主动辊筒方向输送,主动辊筒转动从而带动待分拣产品翻面并送达第二传送带,然后第二传送带将待分拣产品向分拣单元输送;
供料单元,其出口朝向第一传送带,将待分拣产品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
视觉识别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采集待分拣产品的图片,并将采集的图片传送至所述控制器;
控制器,与所述分拣单元和视觉识别单元电连接,控制视觉识别单元采集预设位置待分拣产品的图片,分析该图片进行分级,并控制分拣单元按分级对应分拣待分拣产品;
分拣单元,包括出料斗和分拣组件,分拣组件将所述第二传送带输送过来的待分拣产品分拣至所述出料斗。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筒的固定槽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槽。
进一步的,所述翻面机构还包括多个托辊,所述托辊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视觉识别单元包括至少一对相机,所述至少一对相机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视觉识别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相机两侧的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斗设置有多个出料滑道,所述分拣组件将待分拣产品分拣至对应的出料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组件包括与所述出料滑道一一对应的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斗至少有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出料斗分别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供料单元至少有一对,所述至少一对供料单元对称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供料单元采用振动盘或离心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6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