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81115.X | 申请日: | 201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香;王栋;雷芸娜;崔跃飞;刘猛;程家骥;曲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29/04 | 分类号: | C08L29/04;C08L3/02;C08L1/28;C08L87/00;C08J5/18;B65D65/4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斌;苗峻 |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透气性聚乙烯 制备 金属有机框架 铸膜 聚乙烯 基本成膜物质 加工技术领域 聚乙烯醇薄膜 高分子材料 热稳定性能 环境友好 结构间隙 聚乙烯醇 纳米颗粒 透气通道 透气性能 物化性能 制备工艺 纤维素 包装膜 掺杂剂 透气性 悬浮液 铸膜液 水中 透气 医疗器械 淀粉 离子 溶解 掺杂 衣物 合并 赋予 | ||
1.一种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为颗粒掺杂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掺杂剂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掺杂量为0.006%-0.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为Zr型MOFs纳米颗粒,Zn型MOFs纳米颗粒,Cr型MOFs纳米颗粒中的一种,粒径50-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聚合度为1300-2400,醇解度为88-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淀粉,所述淀粉为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大米淀粉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纤维素,所述纤维素为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塑剂,所述增塑剂为甘油,聚乙二醇,季戊四醇,木糖醇,甘露醇,1,2,6-己三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的物料质量占比为:聚乙烯醇28.85%-48.94%,淀粉17.14%-34.47%,纤维素1.73%-4.60%,增塑剂27.58%-46.22%,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0.006%-0.06%。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铸膜液制备与铸膜过程,其特征在于:铸膜液制备过程中先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在室温下超声0.5-2小时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悬浮液;悬浮液按5:5~7:3分成两份,分别溶解聚乙烯醇和淀粉与纤维素,再将聚乙烯醇液和淀粉与纤维素混合液合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铸膜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气性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铸膜液制备过程中聚乙烯醇在90-95℃条件下溶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悬浮液;淀粉和纤维素溶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悬浮液,并超声5-20分钟后加入聚乙烯醇液,再加入增塑剂,在70-85℃、300-5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2-5小时至分散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11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8L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
C08L29-00 具有1个或更多的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组合物,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以醇、醚、醛、酮、醛缩醇或酮缩醇基为终端;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水解的聚合物的组合物;此
C08L29-02 .不饱和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0 .不饱和醚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2 .不饱和酮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4 .由不饱和醛缩醇或酮缩醇聚合,或由不饱和醇聚合物经后处理得到的醛缩醇或酮缩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04 ..聚乙烯醇;部分水解的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