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锁保险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8769.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杜波涛;刘宗华;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04 | 分类号: | E05B77/04;E05B85/16;E05B8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机构 | ||
1.一种车锁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汽车车门(10)的内部的门内解锁机构(20)和设于所述汽车车门(10)的外部且一端铰接于汽车车门(10)上的车锁外把手(30)、另一端设有穿过所述汽车车门(10)的解锁驱动件(40)、以及设于所述车锁外把手(30)内侧的保险支撑杆(50),施加或取消于所述车锁外把手(30)和所述保险支撑杆(50)上的外力,所述车锁外把手(30)相对于所述汽车车门(10)转动,所述保险支撑杆(50)与所述解锁驱动件(40)结合或脱离,带动所述解锁驱动件(40)朝所述汽车车门(10)的外部或内部运动,驱动所述门内解锁机构(20)解锁或上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锁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门(10)上设有第一铰链(11),车锁外把手(30)通过所述第一铰链(11)铰接于所述汽车车门(10);所述车锁外把手(30)的内侧设有第二铰链(31),所述保险支撑杆(50)包括通过所述第二铰链(31)铰接于所述车锁外把手(30)的第一连杆(51)和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51)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杆(52);所述解锁驱动件(40)的一端附近设有与所述保险支撑杆(50)对应配合的保险槽(4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门内解锁机构(20)配合的驱动端(42),施加或取消于所述保险支撑杆(50)上的外力,所述保险支撑杆(50)的末端在所述车锁外把手(30)内侧移动以插入或脱离所述保险槽(41),带动所述解锁驱动件(40)朝所述汽车车门(10)的外部或内部移动,驱动所述驱动端(42)对所述门内解锁机构(20)的解锁或上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锁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锁外把手(30)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杆(52)的末端对应配合的导向槽(32),按压或松开所述第一连杆(51)与所述第二连杆(52)的铰接处,所述第二连杆(52)的末端在所述第一连杆(51)相对所述车锁外把手(30)的转动下沿所述导向槽(32)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锁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向外拉动所述车锁外把手(30)且按压所述第一连杆(51)与所述第二连杆(52)的铰接处,所述第一连杆(51)相对于所述车锁外把手(30)顺时针旋转、带动所述第二连杆(52)相对于所述车锁外把手(30)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二连杆(52)的末端插入所述保险槽(41),所述解锁驱动件(40)朝所述汽车车门(10)外运动,所述驱动端(42)拉动所述门内解锁机构(20),所述门内解锁机构(20)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锁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1)与所述第二铰链(31)之间设有可伸缩变化的第一弹性件(33),松开所述车锁外把手(30)和所述第一连杆(51)与所述第二连杆(52)的铰接处,所述第一连杆(51)相对于所述车锁外把手(30)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二连杆(52)相对于所述车锁外把手(30)顺时针旋转,带动所述第二连杆(52)的末端脱离所述保险槽(41),所述解锁驱动件(40)朝所述汽车车门(10)内运动,所述驱动端(42)与所述门内解锁机构(20)一起恢复至初始状态,所述门内解锁机构(20)上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锁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3)为直线保险或曲线保险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锁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锁保险机构还包括可伸缩变化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杆(51)与所述第二连杆(52)的铰接处与所述车锁外把手(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锁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锁外把手(30)上远离所述第一连杆(51)的端部设有安装部(34),所述安装部(34)为由所述车锁外把手(30)的末端向内延伸而成,所述安装部(34)上设有贯通的通槽(35),所述汽车车门(10)上设有对应所述通槽(35)的通孔,所述解锁驱动件(40)上的所述驱动端(42)穿过所述通槽(35)和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门内解锁机构(20)配合,所述解锁驱动件(40)上与所述驱动端(42)相对的端部抵接于所述车锁外把手(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87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流控检测芯片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化妆品用的环保高强度复合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