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粘度浆料成形的SLA设备及浆料成形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2456.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5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婷;杨东辉;胡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35 | 分类号: | B29C64/135;B29C64/214;B29C64/245;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11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粘度 浆料 成形 sla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高粘度浆料成形的SLA设备,包括成形室,成形室的顶部设置有激光通孔,激光通孔的顶部安装有光学系统,成形室的底部依次设置有送料仓、成形仓及收料仓,送料仓内设置有升降平台a,成形仓内设置有升降平台b,激光通孔正对升降平台b,成形室内设置有刮刀模块,光学系统、刮刀模块、升降平台a及升降平台b均连接有控制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浆料成形的控制方法,通过光学系统、送料仓、成形仓、收料仓及刮刀模块的协调作用,将高粘度浆料固化成形。本发明的SLA设备通过刮刀的水平移动和推板的竖直移动,将高粘度浆料均匀地铺设在升降平台b上,有效避免了高粘度浆料粘结在刮刀而导致成形基材缺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粘度浆料成形的SLA设备,本发明还涉及浆料成形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光固化成型法(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SLA)是最早提出的并应用于商业的快速成形技术,SLA是基于光敏树脂的光聚合原理工作的。利用计算机控制紫外激光扫描光敏树脂,并将扫描区域的光敏树脂固化,逐渐堆积直至成形出所需零件。由于其成本低廉且制备的零件精度高,故SLA工艺的使用范围从单纯的树脂成形扩大到陶瓷、金属等材料的成形,还有混合树脂材料的成形如陶瓷类的浆料。陶瓷类浆料是树脂和陶瓷类粉末的混合物,其性能优于光敏树脂,强度、硬度较高、韧性好、耐热性好,但由于其黏度较高,使现有的SLA设备难以对其进行打印成形。
现有的SLA设备对液态树脂光进行固化成形处理时,是将所有的液态树脂材料全部装入成形仓,依靠液态树脂材料的自流平运动实现其表面的平整,再通过刮刀将其表面进一步刮平。但是,现有的SLA设备对高粘度混合树脂材料进行固化成形处理时,因高粘度混合树脂材料的粘度较高,不具备液态树脂材料的流动性,无法通过自流平的方式实现高粘度混合树脂材料表面的平整,且高粘度混合树脂材料极易粘连在铺料刮刀上,然后吸附更多的浆料,造成成形平台上缺料,而且也无法通过成形平台的下降完成送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高粘度浆料成形的SLA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粘度混合树脂材料易粘连铺料刮刀,成形平台上未固化的高粘度混合树脂材料难以及时清理,造成材料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用于高粘度浆料成形的SLA设备,包括成形室,成形室的顶部设置有激光通孔,激光通孔的顶部安装有光学系统,成形室的底部依次设置有送料仓、成形仓及收料仓,送料仓内设置有升降平台a,成形仓内设置有升降平台b,激光通孔正对升降平台b,成形室内设置有刮刀模块,光学系统、刮刀模块、升降平台a及升降平台b均连接有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刮刀模块包括刮刀托架,刮刀托架的一侧内安装有刮刀安装架,刮刀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推板,推板垂直于刮刀安装架本体,且平行于水平面,刮刀安装架靠近底部的本体内设置有刮刀,刮刀的刀刃端伸出刮刀安装架的底部,刮刀与推板相互垂直,刮刀与推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刮刀托架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刮刀托架的其中一个直角边所在侧面平行于水平面,沿刮刀托架的底部向本体设置有与刮刀安装架相匹配的槽a,刮刀安装架安装在槽a内,刮刀托架和刮刀安装架的本体对应设置有至少两对安装孔。
刮刀安装架的横截面为矩形,沿刮刀安装架的底部向本体设置有与刮刀相匹配的槽b,槽b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a,刮刀的本体设置有与螺纹孔a相对应的通孔b,刮刀通过螺钉穿过通孔b和螺纹孔a固定在刮刀安装架。
推板的横截面为矩形,推板的长度不小于刮刀的长度。
气缸为微型气缸,气缸包括双作用型气缸和单作用弹簧压回型气缸中的任意一种。
气缸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内螺纹,推板设置有沉头孔c,内螺纹和沉头孔c均匹配于沉头螺钉,推板通过沉头螺钉穿过沉头孔c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2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及其复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零件的增材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