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耐磨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微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7368.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滨;刘曙阳;蒋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23/12;C08L51/06;C08L97/02;C08K13/04;C08K3/36;C08K7/28;C08K3/22;C08J9/08;C08J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陈旭 |
地址: | 210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植物纤维增强 微发泡材料 车用 耐磨 制备 产品使用 车内空间 防霉性能 技术获得 科学配方 耐磨助剂 汽车内饰 汽车塑料 植物纤维 重量份数 成核剂 发泡剂 轻量化 润滑剂 舒适度 相容剂 增韧剂 手感 防霉 内饰 硬塑 视觉 散发 平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耐磨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微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40‑80份,植物纤维10‑25份,相容剂1‑8份,耐磨助剂1‑10份,润滑剂0.5‑3份,成核剂0.5‑5份,增韧剂1‑10份,发泡剂1‑5份,其他助剂3‑10份。本发明通过科学配方设计,采用天然防霉技术获得了防霉性能优异、轻量化特征的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微发泡材料,产品还具有低散发、刚韧平衡等特点,同时,产品具有良好的表观质量,满足汽车内饰产品使用要求,消除制品硬塑感,提升汽车塑料内饰视觉档次和手感舒适度,有利于营造出最舒适的车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耐磨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微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发泡木塑复合材料具有综合性能优良、轻量化和低成本等多重优势,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汽车主机厂关注。然而,另外由于植物纤维本身相对无机纤维强度较低,加之在非极性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性差,其微发泡产品表面耐磨性极差,容易出现产品表面粉化、掉渣、泛白、色差严重等质量问题;另外,由于植物纤维在加工过程中本身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生产过程中,受热剪切还会散发其他有害物质,气味严重,微发泡木塑复合材料无法直接用于汽车零部件,尤其是对气味、VOC散发有严格要求的驾驶舱零部件,甚至还会直接对乘客健康安全造成隐患,无法满足其在汽车上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科学设计,提高了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微发泡产品表面硬度,改善体系相容性,降低表面摩擦力,系统性解决了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微发泡材料的耐磨性问题,可实现长期稳定耐磨效果,满足汽车零部件表面耐磨等使用要求,实现汽车内饰产品降本增效,同时,也有利于消除制品硬塑感,提升汽车塑料内饰视觉档次和手感舒适度,营造出最舒适的车内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耐磨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微发泡材料,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聚丙烯40-80份
植物纤维10-25份
相容剂1-8份
耐磨助剂1-10份
润滑剂0.5-3份
成核剂0.5-5份
增韧剂1-10份
发泡剂1-5份
其他助剂3-10份
进一步,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所述聚丙烯熔融指数大于等于20g/10min,优选熔融指数25g/10min的共聚聚丙烯。
进一步,所述植物纤维为竹纤维、木粉、麻纤维、秸秆纤维中的一种,且含水率小于等于1%,优选含水率为0.3%的竹纤维;
进一步,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SEBS、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且马来酸酐单体残留量小于等于0.5%;优选单体残留量为0.2%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进一步,所述耐磨助剂为玻璃微珠、云母、石英砂、晶须、氧化铝陶粒中的一种,优选石英砂;所述润滑剂为乙烯合成蜡、二硫化钼、有机硅粉、硬脂酸单甘酯、有机硅蜡中的一种,优选乙烯合成蜡;所述成核剂为松香类成核剂、硬脂酸盐成核剂、间苯甲酸盐成核剂、有机磷酸盐类成核剂中的一种,优选松香类成核剂,例如脱氢枞酸钠、脱氢枞酸钾等;
进一步,所述增韧剂为聚乙烯、SEBS、POE、EPDM中的一种,优选PO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7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共聚聚丙烯注塑管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防腐蚀专用封隔器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