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直通散热铜基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7338.6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9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万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温良昌平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3/06;F21S45/48;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工艺 散热铜基板 线路板 铜基 凸台 制作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胶片 大功率模块 高导热性能 导热凸块 使用寿命 双面覆铜 线路制作 整体需求 车灯 贴敷 压合 增设 | ||
本发明公开了双层直通散热铜基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包括:步骤1:第一次凸台制作、步骤2:第二次凸台制作、步骤3:双面覆铜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制作、步骤4:贴敷环氧树脂胶片、步骤5:压合和步骤6:线路制作。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增设双层导热凸块结构,使铜基线路板具有较高导热性能的同时具备稳定CTE值,满足铜基线路板对车灯高亮度的整体需求,提高了LED车灯及大功率模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层直通散热铜基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LED车灯技术的日渐成熟,LED车灯应用的普及,现有的散热技术不仅是基于封装结构和材料,而且还有基于能量传递过程。就封装材料中的线路基板材料在近几年中有了新的发展,最新趋势指向了金属基(铜基/铝基)线路板随着车灯对高亮度的整体需求,传统型的金属基线路板受线路层及基材层中间绝缘胶的影响导热性能很难满足车等使用过程中导热性能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层直通散热铜基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双层直通散热铜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第一次凸台制作,使用线路抗蚀油墨干膜或湿膜作为原料,在2-5mm铜板上印刷或压膜,通过影响转移的方式对位曝光,采用显影液将未受紫外光照射的油墨显影掉漏出铜面只保留第一凸台位置的抗蚀油墨,将没有抗蚀油墨保护的位置漏出的铜层根据需求将铜层蚀刻掉0.4-0.5mm的铜厚度,采用去膜液将凸台位置的抗蚀油墨通过药水咬蚀掉,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的凸台数量重复上述步骤;
步骤2:第二次凸台制作,使用线路抗蚀油墨干膜或湿膜,印刷或压膜在步骤1后的铜板上,通过影响转移的方式对位曝光,采用显影液将未受紫外光照射的油墨显影掉漏出铜面只保留第二凸台位置抗蚀油墨,将没有抗蚀油墨保护的位置漏出的铜层根据需求将铜层蚀刻掉0.15-0.3mm的铜厚度,采用去膜液将凸台位置的抗蚀油墨通过药水咬蚀掉,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的凸台数量重复上述步骤;
步骤3:双面覆铜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制作,使用印刷线路抗蚀油墨涂抹在双面覆铜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上,通过影响转移的方式对位曝光,采用显影液将未受紫外光照射的油墨显影掉漏出背面线路的铜面,将没有抗蚀油墨保护的位置漏出的铜层全部蚀刻掉,去膜液将剩余的油墨去除掉;
步骤4:贴敷环氧树脂胶片,将环氧树脂胶片与双面覆铜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组合,并通过低温预压的方式,使其两则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冲切的方式将凸台位置形成窗口;
步骤5:压合,将步骤2后的凸台铜板与步骤4后组合物进行组合,并通过230度温度压合时间小于4小时,压合的压力5-40KG/平方厘米;
步骤6:线路制作;
步骤7:阻焊油墨印刷,按照对位曝光、显影、文字印刷、外形制作的方式制成产品。
双层直通散热铜基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凸台铜板、双面覆铜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和环氧树脂胶片,所述导热凸台铜板与双面覆铜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一面连接,所述双面覆铜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的另一面和环氧树脂胶片粘接;
其中,所述导热凸台铜板包括:铜板、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设于铜板上,所述第二凸台设于第一凸台上。
进一步,所述双面覆铜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包括:树脂板和背面线路,所述背面线路设于树脂板上。
进一步,所述环氧树脂胶片包括:树脂胶片和表面线路,所述表面线路设于树脂胶片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温良昌平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温良昌平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73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