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多肽及在制备抗抑郁、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21651.0 申请日: 2019-05-21
公开(公告)号: CN110256574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4
发明(设计)人: 张利宁;贾玉峰;李媛;王群;朱法良;郭春;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A61K38/17;A61K47/64;A61P25/24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王志坤
地址: 250012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融合 多肽 制备 抑郁 神经 退行 性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本公开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9R‑eIF4A‑VI融合多肽及其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公开研究证实了PDCD4可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A)结合从而抑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阻碍受损神经元细胞修复及突触传递效果,加重抑郁患者症状。本公开筛选确定了若干PDCD4与eIF4A结合的结构域,通过融合跨膜序列及eIF4A上的一段结构域,得到具有干扰作用的融合多肽,经实验验证,该融合多肽能够有效干扰PDCD4与eIF4A的结合,且具有良好的跨膜效率及稳定性,可应用于制备抗抑郁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扰PDCD4与eIF4A结合的多肽及融合多肽9R-eIF4A-VI作为抗抑郁、及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公开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精神障碍性疾病。重度患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大量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导致突触可塑性是抑郁症产生的病理学基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能够有效调控突触可塑性,修复受损神经元,加强突触间信号传递,缓解抑郁症的病程。找到调控BDNF表达的靶基因对抑郁症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是一种新的抑癌基因,随着研究的深入发明人发现PDCD4在多种炎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明人的前期实验结果表明PDCD4(-/-)小鼠可以有效抵抗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症的发生。

Sojima等人从人胶质瘤细胞的cDNA文库中分离出人的PDCD4基因,其研究表明在PDCD4的氨基侧有两个α螺旋结构区域-MA3,分别为164~275区和329~440区。PDCD4通过该功能域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A,isoform 2,eIF4A)发生结合,从而抑制核糖体复合物的形成和蛋白质的合成。体内实验证实WT慢性应激小鼠模型中,PDCD4在海马区高表达而BDNF表达量明显降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长期的慢性应激导致PDCD4的磷酸化降解途径被抑制,过多的PDCD4通过与eIF4A结合从而抑制BDNF翻译的起始进而抑制其表达。因此,PDCD4的高表达意味着BDNF含量降低,与此同时,受损神经元难以被及时修复,突触传递效果受阻,加重患者抑郁病情。

多肽作为药物应用较为广泛,具有生理活性强、免疫原性低、疗效高等诸多优点。但众所周知,多肽类药物由于自身的特点,存在诸多缺点,如口服利用率低、酶解性高及半衰期极短等,使其作为药物开发收到诸多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研究情况,发明人认为找到eIF4A与PDCD4结合位点,设计干扰内源PDCD4与eIF4A结合的干扰肽,可以缓解PDCD4对BDNF的抑制作用,同时促进BDNF的表达,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新的治疗思路。发明人在上述研究思路的指导下进行了相关研究,对eIF4A与PDCD4结合的结构域进行了筛选,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验证了本公开筛选的多肽可以在体外高效干扰PDCD4与eIF4A的结合,并促进IIc-BDNF的表达,改善抑郁症状。通过原代神经元细胞及抑郁细胞模型试验表明,该多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跨膜效率,可在神经元细胞内保留24h以上,相比传统的多肽药物具有显著优势。

为了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如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作为PDCD4与eIF4A结合抑制剂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1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