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早期诊断的PET/MRI多模式分子成像纳米探针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19020.5 申请日: 2019-05-20
公开(公告)号: CN110302400B 公开(公告)日: 2022-05-27
发明(设计)人: 涂应锋;代建南;于淮;田进伟;李路路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9/18 分类号: A61K49/18;A61K49/08;A61K51/12;A61K51/02
代理公司: 北京惠科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1 代理人: 苑朝阳
地址: 15008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 早期 诊断 pet mri 模式 分子 成像 纳米 探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早期诊断的PET/MRI多模式分子成像纳米探针及其应用。鉴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易损斑块的形成及稳定性密切相关。本发明所述的PET/MRI多模式分子成像纳米探针以MMP‑2和MMP‑9为分子成像靶点,以氧化铁纳米颗粒(简称IONP)为核心,在IONP的表面通过NH2分别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可剪切多肽MMPsC的羧基端以及NOTA连接,MMPs可剪切多肽MMPsC的N末端氨基与PEG的羧基连接,64Cu通过NOTA偶联到IONP表面,合成了用于构建靶向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MMPs且生物安全的新型纳米探针。联合PET/MRI双模态成像与病理分析,活体、动态、实时监测AS易损斑块中MMPs的表达,评价AS斑块的稳定性。为AS易损斑块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的诊疗新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早期诊断的PET/MRI多模式分子成像纳米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类多因素驱动的、隐匿的慢性炎症反应,常累及脑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大中型的肌弹力动脉,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目前对AS的治疗并不十分理想,据统计全球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高达1670余万。近年来我国AS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AS易损斑块破裂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可以指导临床进行有效的防治AS,降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传统的影像技术,并不能反映斑块的病理生理性质,所以也不能有效地识别易损斑块。虽然,目前研究者已利用多种影像学的手段(如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斑块进行负荷和性质成分的研究。然而,这些检查手段都是有创的方法,价格也相对昂贵,难以动态监测易损斑块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不适合用于易损斑块早期筛查和诊断。目前蓬勃发展的分子成像技术,可以从分子和细胞水平无创动态的观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AS易损斑块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与传统影像学技术主要显示器官发生器质性变化相比,分子成像技术具有“看的早”的特点,能够探查疾病尚未出现器质性改变前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异常变化,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评价提供有效的证据,同时还为促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向临床医学应用的转化构建桥梁。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促进粥样斑块“纤维帽”的降解,最终导致粥样斑块破裂,从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有研究证实,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及正常状态下患者内乳动脉中,MMP-9的表达分别为83%、25%及0;易损斑块,尤其是斑块的肩区,MMPs活性明显增加,较稳定斑块高3~5倍;在AS斑块内和斑块的破裂处均有MMP-2及MMP-9表达。由于MMPs在AS进程中的作用已相对明确,监测AS斑块局部MMPs的表达情况显得十分重要。动态地检测AS易损斑块形成过程中MMPs的表达,对于AS易损斑块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除了寻找AS易损特异性分子成像靶点,本发明还优化了成像平台。用于AS的分子成像方法主要包括CT、MRI、PET、SPECT、光学成像和超声成像等等。这些方法在成像方面各有优缺点。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检查等优点,但是MRI的空间分辨率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斑块破裂征象,例如斑块纤维帽的厚度和斑块内的炎症程度等。MRI分子影像学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利用各种不同的MRI探针,不仅能有效分析斑块成分,而且可以探测不同病理时期的AS,可准确定位并判断斑块性质,能在细胞及分子水平对AS的发病机制进行活体、动态以及实时的研究,对于早期诊断和综合评估斑块的易损性有极大的帮助,但MR成像的敏感性低。而SPECT/PET成像采用放射性示踪剂有非常高的敏感性,联合应用能弥补MR分子成像的不足。当前针对两种或者多种成像模式结合的多模态成像可极大地提高对AS易损斑块的早期诊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9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