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渗透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97746.3 | 申请日: | 201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管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威天使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5/12 | 分类号: | C02F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16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阻垢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渗透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反渗透阻垢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含磺酸基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20%~30%,马来酸酐/烯丙基醚/羟基化合物共聚物10%~20%,水解马来酸酐15%~30%,荧光示踪剂0.5%~1%,其余为水。本发明的反渗透阻垢剂各组分有良好协同效应,对磷酸盐垢、碳酸盐垢、硫酸盐垢、以及硅酸盐垢能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同时无毒、无磷,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渗透(缩写为RO),是美国太空总署集合多国科学家,花巨资经多年研究而成。最初用于将太空人的生活用水回收处理再利用。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最节能的有效分离技术之一。许多天然或人造的薄膜对于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当浓水与淡水被一层半透膜隔开时,只有水可以通过而水中盐分却不能通过。自然状态下,水从淡水侧向浓水侧渗入,当渗入达到动态平衡时在浓水与淡水的溶液面产生压差,这个压差称为渗透压,而这个过程称为渗透。如果在浓水侧施加压力以至于超过渗透压,则浓水中的水会通过半透膜渗入淡水侧,这个过程与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渗透过程正好相反,所以称为反渗透。利用反渗透的分离特性可以有效地除去水中的溶解盐、胶体、有机物和细菌等杂质。反渗透技术具有能耗低、无污染、工艺先进、操作简便等优点,从而广泛地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随着反渗透技术在各行业水处理工艺的大量推广应用,反渗透系统在运行中暴露出反渗透膜容易被污染以及反渗透膜容易结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产水量下降、压差超标以及产水电导率上升等。其中,反渗透系统的结垢主要是由碳酸钙垢、磷酸钙垢、硫酸钙垢以及部分硅酸盐垢。当然,系统中的微生物也会造成膜的堵塞。现阶段针对膜系统的结垢因素,开发出对应的反渗透阻垢剂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渗透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反渗透系统,大幅度的防止、减少反渗透系统的碳酸钙垢、磷酸钙垢和硫酸钙垢等结垢,尤其对防止硅酸盐结垢性能突出,并能使得已结垢系统的结垢状况大幅度改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反渗透阻垢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含磺酸基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20%~30%,马来酸酐/烯丙基醚/羟基化合物共聚物10%~20%,水解马来酸酐15%~30%,荧光示踪剂0.5%~1%,其余为水。
上述的反渗透阻垢剂中,所述的马来酸酐/烯丙基醚/羟基化合物共聚物中,所述的烯丙基醚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所述的羟基化合物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2-羟基-3-烯丙氧基丙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的反渗透阻垢剂中,所述的水解马来酸酐,固体含量≥50wt%,溴值≤150mg/g。
上述的反渗透阻垢剂中,所述的荧光示踪剂为1,3,6,8-芘四磺酸四钠盐。
所述的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先用少量的水将荧光示踪剂溶解而得到示踪液,待用。②在混合容器中先加入余下的水,搅拌下向混合容器中加入含磺酸基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马来酸酐/烯丙基醚/羟基化合物共聚物以及水解马来酸酐。③搅拌下向混合容器的物料中加入步骤①得到的示踪液,混匀。
本发明所述的反渗透阻垢剂在使用时,投加浓度为2~10mg/L。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反渗透阻垢剂的各组分协同性较好,对磷酸盐垢、碳酸盐垢、硫酸盐垢和硅酸盐垢均能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若同时采用荧光示踪剂则可以做到精准投加,并可以更加应由于反渗透进水水质不稳定而对系统造成的冲击。(2)本发明的药剂不含磷、无毒,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威天使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威天使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7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