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调节蓄电池的温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6963.0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4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S.卢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67;B60L58/24;B60L58/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孟婧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节 蓄电池 温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电气驱动的机动车(2)的蓄电池(1)的温度的方法,其中,所述机动车(2)具有至少一个用于驱动所述机动车(2)的电气部件(3、4、5)、蓄电池(1)和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电气部件(3、4、5)和所述蓄电池(1)的温度的冷却循环(6、7);其中,所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步骤:a)运行机动车(2)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冷却循环(6、7)主动地调节电气部件(3、4、5)和蓄电池(1)的温度;b)停止机动车(2)的运行;c)通过使用电气部件(3、4、5)的余热以加热蓄电池通过至少一个冷却循环(6、7)继续主动地至少调节蓄电池(1)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蓄电池(Stromspeicher)、尤其是在机动车中用于存储电能的蓄电池的温度的方法。所述机动车尤其具有用于驱动所述机动车的电机,其中,所述电机能够通过存储在蓄电池中的电能驱动。
背景技术
在低温中,对于蓄电池(也与使用的电池类型相关地)存在的问题是,为驱动机动车提供足够的功率和能量。该问题可以通过加热蓄电池解决。已知的是,例如使用电能(例如用于运行PTC元件;HV加热器等等)加热蓄电池。通过加热蓄电池能够提供相应地要求的电功率。
然而用于加热的电能消耗了设置用于驱动机动车的能量,因此恰恰在冷的环境条件下减少了可用的续驶里程。
例如由专利文献DE 10 2007 004 979 A1已知例如在冷启动时预热蓄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至少部分地解决与现有技术相关地引出的问题。尤其应当建议一种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实现蓄电池的高能效的温度调节。
用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是一种用于调节电气地驱动的机动车的蓄电池的温度的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单独地举出的特征能够以在技术上合理的方式相互结合并且能够通过说明书中阐述的事实和/或附图中的细节补充,其中说明了本发明的其它的变型实施方案。
建议一种用于调节电气地驱动的机动车的蓄电池的温度的方法。所述机动车具有至少一个用于驱动所述机动车的电气部件、蓄电池和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电气部件和所述蓄电池的温度的冷却循环。所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步骤:
a)运行机动车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冷却循环主动地调节电气部件和蓄电池的温度;
b)停止(Einstellen)机动车的运行;
c)通过使用电气部件的余热以加热蓄电池,通过至少一个冷却循环继续主动地至少调节蓄电池的温度。
在此建议,将至少一个电气部件(以及必要时机动车的其它部件)的在停止或者结束机动车的(行驶)运行之后仍存在的余热用于继续加热蓄电池。尤其应当将余热的尽可能大的份额传递至蓄电池,从而使所述蓄电池能够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尽可能高的温度(尽可能接近例如蓄电池的最大许用温度)。由此能够使用机动车的热能并且例如传递至蓄电池中。这样存储在蓄电池中的热量尤其可以再用于机动车的重新启动,其中,可以减少蓄电池对预热的需求。
至少一个电气部件例如包括功率电子器件、电机或者变流器、例如直流变流器。
机动车的运行尤其包括机动车的运动和/或电机的控制,其中,运行的停止包括(机动车和/或电机的)运动的终止。运行的停止尤其包括停放机动车和使用者离开机动车。
按照方法的步骤c)建议,尤其是紧接着步骤b)继续调节蓄电池的温度。在此尤其应当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少地向周围环境放出热能并且相反地尽可能多地将热量传递至蓄电池。
也就是通过所述方法尤其不应当例如在冷启动之前实现预热,而是在停止机动车的运行之后实现蓄电池的再加热。
尤其至少在蓄电池的第一温度达到用于将电气部件的余热向蓄电池传递的冷却流体的极限温度时,结束步骤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6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